余偉文訪問|人民幣國際化 金管局四路進攻 強調金融不離經濟

撰文:黃捷
出版:更新:

談及香港金融業未來亮點,不能不講人民幣國際化,這也是金管局工作重點之一。該局總裁余偉文上任五年,見證人民幣透過香港走向國際取得不錯的進展,今後金管局將從四方面「盤活」人民幣,提升流動性、產品多樣性及基建之餘,不忘將金融與經濟連在一起,讓人民幣「活水」在國際經貿活動間流轉,「實體經濟應用人民幣是最基本!」

人民幣國際化,余偉文從三組數據得到印證「進展唔少」。﹙夏家朗攝﹚

人民幣國際化 數據印證進展「唔少」

人民幣國際化,民間感受不深,但余偉文直言「進展唔少」,這可從三組數據得到印證。一來,本港人民幣存款金額,由2019年不足7,000億升至目前1.2萬億,按年增加八成。二來,本港人民幣債券的發行額更大升到1.3倍,由2019年只有3,300億左右,增至去年達到7,800億。

三來,反映人民幣活動的人民幣即時支付結算(RTGS)系統每日平均成交額,早於2019年該數字已達到1.1萬億,來到今年七月,更飆至3.32億,累計增長3倍,「見到人民幣活動多咗好多。」

余偉文續指,內地對外貿易兩年前有15%是用人民幣結算,今年年初已升至30%,隨實際經濟貿易不斷增加,在香港的支付情況因而一路增加,「但仍有空間有進一步提升。」

余偉文認為,金融市場的人民幣最終要有實際經濟支持。﹙路透社﹚

與人行洽善用Swap協議

人民幣資金池「吸水」能力愈來愈強,澎湃起來,下一步該怎走?余偉文提出了四大方略。

首先,他認為,須增加人民幣流動性,「最快、最基本就是利用與人行的常備互換安排﹙Swap Execution Facilities﹚,現時規模有8,000億人民幣,我們正與人行磋商,如何令借用Swap 更容易、更好地提供﹙人民幣﹚流動性予銀行。畀少少耐性,傾好自然有公布。」問及提高額度是否考慮之列,余偉文則稱︰「8,000億已經好多!」

其次,人民幣投資產品的多樣性,包括股債。目前,當局已正研究內地投資者經本幣﹙人民幣﹚在港購買股票,「內地投資者用本幣是最『natural』,你畀佢買股票,咪可以增加流動性。」不過,比股票市場規模更大的債市,才是余偉文更關注的地方。他指出,人民幣國際化需求更大的產品,一定是人民幣債券,希望協助政府發行更多、年期更長的債券,「讓市場有個『benchmark』,便可吸引更多其他發行人來香港發債!」

再者,是人民幣基建。余偉文指出,離岸債券人民幣發行和結算都放在CMU﹙債券工具中央結算系統﹚,該服務平台一定要現代化,技術可以達到國際水平,以配合更多人民幣債券發行和交易在香港進行。

余偉文認為,金融市場的人民幣最終要有實際經濟支持。(Reuters)

金融屬性以外 強調人民幣於實體經濟的應用

有了流動性、有了產品、有了基建,人民幣「活水」不忘銀行與實際經濟的結合。余偉文舉例指,到中東推廣人民幣,必然帶銀行隨團,原因是假如沙特阿拉伯有企業想跟內地做生意,買東西支付人民幣,銀行角色很關鍵,「佢﹙企業﹚想以人民幣支付,問沙特的銀行,佢哋未必有人民幣,所以必然要把兩地銀行連結在一起,本港銀行可以貸款人民幣給對方銀行,讓其可以支持客戶,又或客戶用人民幣外滙如何做對油,也要銀行做推廣。」

總的而言,余偉文認為,金融市場的人民幣最終要有實際經濟支持,「當企業收到人民幣,佢才有投資需要,咪來你的資本市場,到時你需要有流動性、有產品提供畀佢,所以實體經濟應用人民幣係最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