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票價較疫前高六成 揭國泰「期間限定」鍊金術 如何日進4100萬
受疫情影響,運力遲遲未恢復正常的國泰航空(0293),去年業績教人喜出望外,不但成功扭三年虧損,營業利潤更突破15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自去年開關,港人「報復式」旅遊,訂機位時最大感覺可能是「機票貴、機位少」,更一度出現「cut航班」情況。驟耳聽,有生意「做唔到」,情況極不利航空公司,但原來此狀態反而是「千載難逢」的賺錢模式。事實上,國泰去年運力只恢復七成,總收入亦未回到2018年疫前水平,但在供求失衡下,令國泰平均機票價格「含金量」大增逾六成,加上成本減縮,促成錄得150億元營業利潤,相當於每日進金4109萬的獨特奇景。
稱之為「獨特」,自然難長久。有經濟學家分析,現時航班求過於供,的確可托高機票價格,然而有兩大驅動力,國泰必定要恢復過往運力,令機票價趨正常化。換言之,此等「期間限定」大賺方程式,需要配合天時地利人和,未來或難複制。
延伸閱讀:
收入未達疫情前 營業利潤先破頂
國泰最新業績令人喜出望外,就連行政總裁林紹波亦在財報中豪言稱:「國泰回來了」。然而,由於過去三年疫情「擾亂」航空業,若要了解集團生意復甦與否,最好的方法乃與疫情、社運前的2018年相比較。
翻查財報,公司去年約有944.9億元的總收入,其實並未及2018年1110.6億元的表現。但令人驚訝的是,集團營業利潤卻在去年錄得151.3億元,創下歷史最佳,較2018年激增3倍。營業利潤,反映的是扣除營商成本,即勞動力、材料、租金保險等一眾雜費後剩餘所得。總收入未返高位,營業利潤卻飆升,無疑意味著成本降低、亦或是利潤更大;而計及財務和稅項支出後,國泰股東應佔利潤亦達90.06億元。
雙重利好現象 帶動國泰業績勁升
先查看成本開支,集團去年營業開支總額為842.2億元,較2018年下降了23.1%或253億元,視之變化幅度,可見集團努力節流有功。再看其業務,去年運載乘客只有1,800萬人次,較2018年3,550萬人次,大減49%。
然而,運載乘客減少,理論上意味收入及成本同時減少,但最奇怪的是,去年卻出現雙重利好國泰的現象。一邊廂,國泰總營業開支確實大減253億元,但另一邊廂,客運服務收益並無因客量減少而減少,反而上升至614.4億元,按年大增328.6%。如果簡單將客運收入除以運載乘客,折合之下,去年每人次機票平均價格為3,413.3元,而2018年則僅2,059.7元。換言之,疫情前後,國泰平均機票價格升幅足達66%,每張機票「含金量」急升。
乘客收益率升幅足達36.7%
而再對比國泰在疫前2018年及去年的「乘客收益率」,即每載運一名乘客一公里所產生的收入,疫前其乘客收益率只有55.8仙,而去年乘客收益率則達76.3仙,升幅亦達36.7%。值得一提,受累運力未完全復甦,去年運載乘客雖然僅2018年的一半,但兩年運載率皆高達八成,分別為85.7%及84.1%。
國泰去年業績風光,林紹波在業績會解釋,這是由於疫情後全球供求嚴重失衡,才形成了獨特的經營環境,推高了公司收益率。另外,他又指當前運力只能恢復至疫情前70%,預計至明年首季方能完全恢復,較原先預計再推遲3個月。在求過於供的情況下,料機票價格隨著供求逐漸平衡,機票價格才會趨向正常化。
專家:恢復運力未必最賺錢 惟兩大驅力迫使必須實行
話雖如此,市場聲音紛起,質疑國泰遲遲未恢復運力,是否其實只是希望借由托高機票價格,獲取強勁營業利潤,惟學者不支持此說法。
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直言,固然從理論上來說,恢復運力未必是獲利角度「最優選擇」,但國泰作為「香港唯一具代表性的航空公司」,它必須恢復運力,否則會影響香港總體接待旅客能力,不利本土經濟。
Orientis首席經濟師徐家健則表示,儘管此種供求失衡下的盈利模式,短期內行之有效,卻未必能長久維持。因為即便國泰不恢復全部運力,意圖營造供不應求的局面,但同業競爭者卻不會止步,若運力久未恢復,當前的市場份額難免被勁敵蠶食。
回顧業績,亦不難發現「報復式旅遊」熱潮開始退卻。集團去年上半年「每可用座位千米客運收益」及乘客收益率,分別為67.5仙及77.4仙;但按全年計,此兩項卻跌至65.4仙及76.3仙,較上半年略為為回落。依徐家健所述,競爭者增加供應,國泰再擴招員工,銀彈政策增福利,成本壓力增加,利潤率難免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