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校長:倡凍結中小學數目三年 爭取維持或增師訓課程學額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本地學童適齡人口減少,中小學界面對縮班殺校問題。教大校長李子建今日出席傳媒茶聚時倡議政府凍結中小學學校數目三年,若能穩定教師團隊,培訓教師「多專多能」,推動「小班教學」,做好教育配套及投資,相信能鼓勵「高才通」等各地人才來港發展,有助本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

教大今日舉行傳媒茶聚,簡介大學的未來發展。(胡家欣攝)

校長:不應因市場波動 隨意增減教師學額

八大資助院校將要向教資會交代下一個3年期(2025/26至2028/29)的規劃,以競逐未來3年期的學額。李子建指,冀爭取維持甚至增加師訓學額,至於學額範圍的增減,需待與政府會面,掌握未來特定人力需求才能決定。他續指,教師是社會重要的人才,應要持續穩定發展的版塊,「唔可以因為市場嘅fluctuation (波動)」隨意增減學額。

就被問到是否與教育局強調教育開支「用得其所」的立場有所不同,李子建指,明白政府掌握資源,需要作出分配,「學額就咁多,唔會增加」,希望局方能作出建設性的分配。

教大副校長(行政)黃敏兒表示,現今學生的學習動力和關顧與昔日有別,對精神健康和特殊教育的支援增加。她指,近年本港多新移民來港,若然未來數目持續增加,相關的配套不應該減少,「無理由呢幾年減咗你個老師,到三年、四年後,小朋友要讀書,就死啦,無人教,唔可以咁短視。」

凍結中小學校數目三年 視乎意志和規劃意識

李子建倡議政府凍結中小學校數目三年,認為只是視乎意志和規劃意識。他指,政府希望發展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鼓勵「高才通」等各地人才來港發展,若能穩定教師團隊,甚至培訓教師「多專多能」,應對特殊教育需要、國家安全、AI或STEAM等教育需要,推動「小班教學」等,做好教育配套及投資,相信有助吸引專才來港。

教大校長李子建表示,借凍結中小學數目三年,穩定教師團隊,培訓教師「多專多能」,做好教育配套,能吸引更多人才來港。(胡家欣攝)

兩地教師資歷互通?李子建:師訓課程涉地域差異

近年政府倡議加強教師國情教育,兩地教師交流頻繁,被問兩地日後可否做到教師資歷互通,李子建指,實際操作上並不簡單,師訓課程的教學內容,涉及地域差異,「我係香港識教中文,等唔等於係大灣區另一體制教到,相信唔係。」

他指,留意到內地港人子弟學校數目有增加跡象,不少學生有意應考文憑試,反映許多港人北上發展,教大亦有部份學生畢業後到內地教書,但暫未有統計數字。被問到是否有機會輸出香港老師返內地發展,他則指,作為教資會大學,必然培訓老師教授香港課程,在此基礎上可再裝備學生掌握其他地方的教育課程。

教大非本地生學額比例佔約10%,料未來可逐步升至逾20%。(資料圖片)

教大副校鄭美紅:資助學額包在職課程 難吸非本地生

八大非本地生學額上限由20%至40%,教大副校長(學術)鄭美紅表示,今年教大非本地生學額約10%,難以用盡相關學額,原因是一般其他院校獲分配的資助學額大多是全日制學士課程,但教大獲分配的學額包含非學位課程,例如高級文憑、兼職課程、在職教師培訓及學位教師教育文憑課程,「呢啲在職(課程)學額難以吸引外地生係好困難,甚至唔可以。」

她指,校方會繼續招收海外生入讀全日制本科課程,相信未來慢慢可提升至超過約兩成,「但好難即刻跳去40%」,若然政府在收生政策上提供更多彈性,相信情況或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