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首屆農業科學畢業生水耕種植公司工作 冀推廣香港高質素蔬菜

撰文:郭曉晴
出版:更新:

近年越來越多人注意健康飲食,追求新鮮、高質素的蔬菜。香港浸會大學2019年開設全港首個生物資源和農業科學理學士,培育本地農業科學及生物資源管理人才。首屆學生今年畢業,其中兩名學生在學期間曾到水耕種植公司實習,參與研發到流程管理的工作。現被續聘為實習管理生的應屆畢業生黃潤添表示,學校和實習的經驗改變他對香港農業的印象,不再局限於耕種上,希望未來將香港農業品牌推廣出去。

黃潤添(左)與馬靖楠(右)大學時期認識到農業科學不單是做農夫。(郭曉晴攝)

首屆學生因熱愛大自然選科 學落田耕種、研究到營銷

黃潤添與馬靖楠是浸大生物資源和農業科學理學士的應屆畢業生,二人起初均因為喜歡種植和大自然而報讀。他們表示,大眾對學科的認識不深,不少人以為出路就是做農夫,但其實課堂上理論與實踐並重,除了學習農業的基礎知識,例如生物原理、植物來源、水耕技術等之外,亦要學習巿場營銷、經濟等概念,以及參與一個學期的農場實習,每週親身落田耕種,大大擴闊對現代農業的認識。

首屆生物資源和農業科學學生畢業,在學期間於水耕種植公司實習,汲取經驗。(郭曉晴攝)

二人曾到水耕種植公司 Aqua Green(雅翠堡)實習,參與研發新產品、開發數據模型、準備內部審計文件等工作,實際應用課堂所學。

黃潤添表示,最深刻是研究本地種植磨菇的項目,很高興有機會親身參與。雖然實驗結果未完全成功,但過程中亦有所得著,現時獲聘擔任實習管理生,負責巿場推廣及策劃。馬靖楠則表示,實習的經驗令她獲益良多,大學期間學習不同範疇的農業知識,助她找到發展路向,今年9月將進修樹藝課程。

農業科學畢業生具理論及實習經驗 配合業界需求

畢業學生的路向不同,今年有一半選擇繼續進修,約三成在找工作,另有兩成或往海外發展,黃潤添提到,今屆已找到工作的同學薪金約為16000至19000元。此外,學生亦曾參與實用技術訓練,包括國際有機檢查員協會(IOIA)的有機認證及檢驗員培訓課。

與其他行業相比下,馬靖楠坦言,現時市場上甚少有特別為農業相關開設的職位,畢業生需主動向不同公司自薦尋找工作。

Aqua Green(雅翠堡)創辦人林雅明表示,雖然農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甚少,巿面上較少同類型公司,但巿場發展迅速,以雅翠堡為例,至今營運約10年,建立穩定的客戶網絡,所需的各類人才亦增加。現時公司有約60至70名員工,預計增聘10至20%員工,認為農業是一門專業,香港農業畢業生具豐富理論知識,能迅速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