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學院料3月後申升格私立大學 冀最快今年正名兼成為應科大

東華學院正籌備升格為私立大學,同時申請成為應用科學大學。校長陳慧慈今(17日)表示,目前進度理想,上月完成了第三學科範圍「社會科學」的評審,對評審充滿信心,預計評審局於3月公布結果、符合申請大學條件後,將啟動申請過程,期望2025至26年以合併形式成為私立大學和應科大。



校長稱有信心通過評審 暫難料正名對收生影響
東華學院正打算申請升格為大學,校長陳慧慈表示目前進度理想,繼去年「生物科學」範圍獲第二個學科評審資格(PAA),今年一月亦完成了第三學科範圍「社會科學」的評審,預計評審局於3月公布結果,稱充滿信心,屆時將符合申請大學的條件,可啟動申請過程,預計2025至26年可以合併形式成為私立大學和應用科學大學。
被問到預期升格大學後能帶動多少收生,她表示,「冇預先諗多幾多學生來讀書」,認為收生不會因正名多幾倍,東華本學年收生已是眾自資院校中升幅最大,達33%。她強調最重要是課程質量,稱除了是否大學,課程實用性等都是學生報讀課程時的考慮。
陳慧慈:政府沒提及削減自資院校研究撥款
近日政府表明會調整八大撥款,研資局亦有提供資助予自資院校。陳表示,政府未有提及削減研究撥款,並強調東華在研究方面「一直以來不只靠政府」。她又說,政府並非第一次減大學撥款,相信每間學校有其應對方式和儲備,能共渡難關。
對於《專上學院條例》修例,建議在學院註冊條例列明須取錄足夠學生。陳表示歡迎,稱並不會影響學院,「收生一年多過一年,從來沒有問題」。她又認為能簡化架構,令學院管治更有效率,指修例後教育局有權力直接審批新課程,無須待行政會議開會,認為能提升自資大學質素。
東華學院已去信教育局盼增內地生學額
目前有6間本港自資院校獲國家教育部批准取錄內地生,都會大學、樹仁大學和恒生大學限額為20%;至於珠海學院、東華學院及職業訓練局轄下的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則為「10%限額」。東華學院曾提倡內地生限額增至40%,陳慧慈表示,該校即將用盡10%限額,去年已去信教育局希望增加學額,惟局方僅回覆鼓勵學院收多些海外學生,目前自資院校取錄海外不受設限。
她質疑政府要打造香港成國際教育樞紐,但不放寬收生限額,是與政策理念「有點違背」,又指學院學生基數少,內地生人數不會暴升,而就算放寬至40%,也不會一下子用盡限額。
至於會否興建宿舍,她表示未有計劃,因校舍在市區、地方有限,故主要集中與企業合作。她希望能擴展校園,包括在日後的北都教育城,以增建宿舍及實驗室等。
應科大聯盟去年成立,東華學院為附屬成員。陳表示,聯盟將於今星期再開會,具體活動計劃有待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