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推行「非遺進校園」計劃兩年 21間中小學參與推廣非遺文化
![教大推行「非遺進校園」計劃兩年 21間中小學參與推廣非遺文化 教大推行「非遺進校園」計劃兩年 21間中小學參與推廣非遺文化](https://cdn.hk01.com/di/media/images/dw/20241001/917579696705638400198342.jpeg/WfajELnct5j5TYEnOksTE3m8onAzzt5A3eCz6t3gs-o?v=w1920r16_9)
撰文:容育仁
出版:更新:
香港教育大學自兩年前起推行「非遺進校園」計劃,透過教育課程和體驗式學習活動,向21間中小學推廣弘揚非遺文化。教大上周六(28日)在教大將軍澳教學中心舉行計劃教學經驗分享會暨項目成果展覽,教大校長暨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總監李子建表示,非遺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希望同學透過學習和傳承這些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增強他們對國家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提升國民身份認同。
![全港中小學非遺問答比賽獲得「學校最佳表現獎」及「最積極參與學校獎」的學校代表,與教大校長李子建教授(左六)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助理館長合照。(教大提供圖片) 全港中小學非遺問答比賽獲得「學校最佳表現獎」及「最積極參與學校獎」的學校代表,與教大校長李子建教授(左六)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助理館長合照。(教大提供圖片)](https://cdn.hk01.com/di/media/images/dw/20241001/917579799289925632621943.jpeg/y2k4NBsb-Vb67fgo2CcLW0bMvV8ORHZMT8lnjE_JZ4w?v=w1920)
教大由2022年推行「非遺進校園」計劃至今,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包括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坊、校本支援、全港中小學非遺問答比賽、製作《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學指引及案例》教材及製作《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介紹》影片等項目。透過該計劃,中小學生有機會認識香港非遺的六種技藝,包括茶粿製作、剪紙、紮作、印章雕刻、木家具製作及木偶戲。計劃原先預計為15間學校提供服務,但由於反應熱烈,最終擴展到21間中小學。
在教學經驗分享會上,得獎學校獲頒發早前舉辦的「全港中小學非遺問答比賽」獎項。非遺傳承人林池先生分享及示範木家具製作,參與計劃的鴨脷洲街坊學校及順德聯誼總會胡兆熾中學代表,亦分享了在非遺承傳和教育實踐方面的經驗。活動吸引了不了中小學教師、教大師生及公眾參與,共同探討非遺的傳承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