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設全球芬蘭教育研究所 比對港芬課程 助互相借鏡促進教學

撰文:盧勁揚
出版:更新:

教育大學於去年12月宣布成立全球芬蘭教育研究所(GRIFE),以探索芬蘭教育為目標,並將成果貢獻全球教育發展。全球芬蘭教育研究所將於5及6日舉辦「全球芬蘭研究所研討會2024」,教大校長及全球芬蘭教育研究所長李子建教授於接受訪問時強調,研究所的目標是要比較兩地的教育制度,然後互相學習,又提到兩地於多項條件都有明顯分別,芬蘭的教學制度難以照辦煮碗搬到香港。

香港難照抄芬蘭 兩地教同樣重視價值觀

李校長解釋,芬蘭有不少條件異於香港,香港難以跟從。他舉例,芬蘭的教師都持有碩士學歷全球罕見,香港已經無法複製,因此真正要學習的是芬蘭對師資培訓的重視。他又以芬蘭盛行的戶外學習為例,指出學生在大自然中學習難免受傷,但家長都會明白及接受,相反香港家長則較為緊張。

他提到芬蘭教育的傳統之一是「Bildung(中譯:教化/教養)」,即除了培養知識之外,更着重品性的養成及全人發展,與「立德樹人」的說法相似,而現在內地和香港的教育制度亦十分着重價值觀培養,可見兩地之間的教育亦有類似理念。

芬蘭教育改變取他人長處結合傳統 耐心推行教育改革

全球芬蘭教育研究所聯席所長、坦佩雷大學中芬教育研究中心聯席主任蔡瑜琢補充,香港可以視芬蘭為一面鏡子,從反射的影像找出自己的長處及發展程度。他指芬蘭教育在六、七十年代同樣有許多不足,後來借鑒其他地方,並於七十年代推出重大教育改革才得以成功,「學習芬蘭的經驗,一個就是學習芬蘭是怎麼學習別人,能和自己的傳統結合,第二就是教育改革需要耐心、需要一定時間」。

他又提到,芬蘭教育模式取得一定成功,但亦需面對環境變化。例如芬蘭教育過去堅持讓學生在輕鬆及放任的環境下學習,但現時學生過度使用智能手機已成為問題。他認為芬蘭可以學習香港,例如由學校提供已經安裝監控程式的電子裝置給學生使用,幫助學生學習。

教大全球芬蘭教育研究所設有5個板塊,包括高等教育、媒體教育和數位能力、STEM教育、幼兒教育和特殊教育、教師教育,各板塊亦有相關負責人。研究所由教大校長李子建(左三)擔任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