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牙醫學生發聲明:上年畢業生全數達牙管會臨床訓練標準

撰文:洪芷菁
出版:更新:

政府修例擬強制本地牙科明年起畢業的學生,要在公營體系實習,醫務衞生局本周二(21日)引述牙管會評審,指摘港大牙醫學士課程存在結構問題,觸發各持份者連日討論。
港大牙醫學士課程學生代表今日(23日)發公開信,指課程的臨床培訓配額制度及評估標準均按牙管會建議訂立,2023年畢業生全數達牙管會臨床訓練的標準。另外,就牙醫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學生促請政府、牙管會和學院就制定實習細節及推行時間表,與學生進行全面的討論。

+1

培訓的配額制度按牙管會建議訂立

「香港大學牙醫學士課程學生」名義的公開信反駁,指學院現時提供臨床培訓的配額制度和評估標準是根據牙管會評審課程後的改善建議而訂立,牙科學生需根據最近公布的要求進行臨床培訓,確保能達到合乎牙管會要求的高標準。這些標準包括嚴格的學術課程、實踐培訓、配額制度和評估,以全面考察學生在牙科護理各方面的能力。

2023年前脫牙已是畢業條件之一

有意見指學生臨床經驗「嚴重不足」,更有消息人士聲稱有個別學生「牙都未剝過」便畢業。公開信回應,在2023年前,脫牙已是畢業條件之一。牙管會於2012年、2017年及2023年對港大牙醫學士課程進行評審,均給予課程認可資格。從2023年起,牙科學生必須完成基本治療項目和診治一定病人數量,方可畢業及獲發執業牌照。根據紀錄,於2023年畢業的牙科學生,全數皆達到牙管會所訂立的治療項目和病人數量。

公開信提及,學院經牙管局評審後,根據牙管會建議,於2023年起新增考核範圍,包括自2025年畢業班開始,同學需遞交最少七份各長15至20頁的詳細病例報告,並需通過考核才能畢業。根據牙管會評審建議。

政府指,牙管會於去年二月向政府反映,港大牙醫學士課程的臨牀訓練存在結構性問題,課程畢業生臨牀經驗不足情況未有改善。(資料圖片)

最新畢業要求高於部分海外學院

學生在公開信指出,根據牙管會建議,2023年起課程最新畢業要求包括,須進行假牙(部份活動假牙最少4副、全口假牙最少2副)、杜牙根(最少8隻)、脫牙(最少15隻)、牙套(最少8隻)等治療項目,而每項均設一定數量要求,另外需診治最少50名病人。按其羅列的項目及數量要求,均高於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所設的要求;瑞士蘇黎世大學則在每個每個項目無需達到指定數量。

促政府、牙管會、學院制定實習細節及推行時間表

公開信續指,政府工作小組過往曾與學生代表舉行會議,當中亦成立工作小組製定實習內容,但期間政策目的和內容經數次更改。例如早期會議曾提及除了增加臨床經驗,政府資助牙科本科課程的公帑來自市民,希望牙科學生承擔社會服務責任,後期則強調實習與人手不足無關。公聽會上亦曾提出實習與本科訓練目的不同,是為牙科畢業生作技能配對,與本科課程內容無關。

學生又表示,由牙醫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提出至今,亦有學生代表因畢業而有人員上的替換。因此,學生曾多次呼籲政府增加諮詢渠道,並討論具體實習內容、執行細節和安排。惟過去面對面諮詢機會有限,各持份者間未能有效溝通,促政府、牙管會和港大牙醫學院教職人員就制定實習細節及推行時間表,與學生進行全面的討論。

他們又指,是次決策影響學生的教育和職業規劃,有必要邀請學生參與討論,確保學生的觀點和需求在決策過程中得到充分考慮和尊重。

牙醫學院未就評審工作向學生交待 促院長交代合理解釋

公開信指出,牙科學生對評審工作的內容、結果、所作出的變動均不清楚,而牙醫學院沒有就評審工作向牙科學生作交待或匯報。學生懇請香港大學牙醫學院院長就學院沒有知會學生有關課程評審工作的結果和課程所需的重大變動,給予牙科學生合理解釋及交代,並向大眾解釋作為香港唯一的牙醫學院如何滿足牙管會建議和持續保持課程質素。

學生表示,懇切邀請有關部門與學生加強對話,以平衡各方持份者權益,讓政府、業界、牙科學生以及市民大眾都可以從中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