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嚟喇‧有片】野豬吃光全田番薯 農夫無抱怨:都係搵食啫

撰文:吳韻菁
出版:更新:

剛過去的8號風球加連日大雨,新界不少農田遭水淹,部份作物敵不過大水。菜園農業先鋒田農夫馮汝竹,除趕緊向漁護署報災申領微薄津貼外,沒有怨天怨地。

同樣地,野豬一家大細「造訪」她的農田,吃光番薯、拉倒蕉樹甘蔗,竹姐也沒點半抱怨,還打趣地道:「牠懂得上樹,一定是豬乸。今年春天野豬遲了來田,我反倒掛住牠們。野豬有個你猜不到的優點。」

原來竹姐的種田方法叫「慈心有機」。即是什麼?聽聽竹姐和野豬、木棉樹和螢火蟲的小故事,便知道答案。

「慈心即係咩?即係叫我懶惰點,不要噴灑農藥、除草劑,其他動植物都可以生存了。」竹姐笑說她對慈心的簡單理解。(陳嘉元攝)

千呎田被吃光

竹姐原是菜園村居民,高鐵興建令她要另覓農地種田。從前菜園村旁邊有河,野豬過不到河也沒有藏身之所,2011年夏天竹姐開始在八鄉清潭耕種,到了秋天便遇上了野豬。

「我沒有親眼見到野豬,但憑住田裏的腳印認出是野豬。腳印大大小小證明不只一隻,應該是一家大細。牠們先是吃番薯葉,每日吃一點,最終一個月後吃光千呎的番薯葉和番薯。」竹姐似是說着愛搗蛋的小朋友故事。

明明看着收成在即,難道半點生氣也沒有?「正想着收成時的賺錢計劃,一下子沒有了,拍檔非常憤怒,我不算太嬲。想想野豬,牠們不過是搵食啫。農務繁忙,又趕着送貨,我也不記掛這事,反而令自己不在憤怒中糾纏打轉。」

與竹姐塊田毗連的「清潭地產」農莊,農友拍攝到野豬來訪。竹姐看着短片笑道:「應該係佢喇!幾大隻呀。」

農務繁忙,又趕着送貨,我也不記掛被野豬吃光番薯一事,反而令自己不在憤怒中糾纏打轉。
竹姐(菜園農業先鋒田農夫)
竹姐除去番薯田的野草。(陳嘉元攝)

無品 咬兩啖就唔食 

野豬最喜歡吃甜味農作物,番薯、大蕉、甘蔗、木薯、粟米、木瓜,都是牠們最愛。「不過牠吃得很無品德!每支粟米牠咬一口便丟棄,拉倒一整排甘蔗卻只吃幾口。」雖然本着慈悲對待動物,但竹姐卻不許牠們浪費食物。「我沒有馬上再種植,野豬無其他食物可吃,唯有把倒在地上的作物通通吃下。」

種田維生始終需要生產,竹姐不想加裝電網,怕傷到野豬和小朋友,她曾想過「另類」方法與野豬共生,如在田邊放些豬糠或多種幾行粟米、番薯任牠們吃。但這些方法都難以實行,於是唯有換別的方法。「在靠近山邊的田種薑,野豬不喜歡吃薑,也不喜歡酸味和菊科植物,番茄、生菜等當造時牠們也不會亂掘。」

野豬也有優點

野豬不但沒有令竹姐感到煩惱,竹姐更漸漸覺得牠們「可愛」。「其實豬好聰明,牠們能嗅到地下的番薯是否熟透才掘來吃,蕉熟了才搖樹讓蕉掉下來。牠們只是不懂人類的法律、文明,人們就覺得牠們蠢。」

今年春天野豬珊珊來遲,竹姐更記掛着牠們。「今年天氣令番薯遲了收成,所以野豬也遲了來。前排牠們終於來了,就像提醒我轉季了。牠們吃光了番薯葉,我便重新種過。新種的番薯葉生長得更快更好,20至30天就有收成,番薯葉嫩一點,客人又喜歡吃。有時不能只向錢看。」竹姐還笑說道野豬有個大優點,「牠們真的把土翻得很鬆軟,方便種田。」

牠們吃光了番薯葉,我便重新種過。新種的番薯葉生長得更快更好,20至30天就有收成,番薯葉嫩一點,客人又喜歡吃。有時不能只向錢看。
竹姐
竹姐七年前留下的小樹苗,已長成高大的木棉樹(右)。(陳嘉元攝)
木棉樹養活松鼠,松鼠的犧牲也養活了鳳頭鷹,這就是木棉樹上的生態鏈。(生態人黃志俊提供)

田間聳立的木棉樹

竹姐不只對動物有情,對田裏的「無用」植物也同樣心存尊敬。初來開田時,田裹有一棵兩三呎高的木棉樹,拍檔都叫竹姐將樹砍了,以免遮擋陽光和搶走作物養份,竹姐卻把樹留下來了。「它能長得高過雜草,才有機會生長。它求生意志這麼強,為何要砍掉它呢?」

轉眼七年,木棉樹已長得有兩三層樓之高,每年二三月開花時都引來各種雀鳥、小動物吃花蜜、果實。

與竹姐塊田毗連的「清潭地產」農田,生態人拍攝到螢火蟲爆發的一瞬間。(生態作家馬屎提供)

保護水源 復育螢火蟲

除了保護動植物,竹姐還自覺有一份使命,便是保護當區水源。菜園農業先鋒田位於河的上游,竹姐以溪水灌溉農作物。「我的田在上游,我以有機的方式種田,流走的水便不會污染河流,要是下游有人想以有機方式種田,也有乾淨的水用。」

乾淨的水還孕育了各種的水生昆蟲,更吸引生態人到來數昆蟲。初時竹姐不明白這班人為什麼留到這麼夜,只覺他們奇怪。「他們說有螢火蟲,我心想螢火蟲不時都有一兩隻啦!有日我在田工作至入黑,一群又一群的螢火蟲飛出來,多到像流星雨,好似仙境一樣。」

我的田在上游,我以有機的方式種田,流走的水便不會污染河流,要是下游有人想以有機方式種田,也有乾淨的水用。
竹姐

三年田租的煩惱

動植物不叫竹姐煩惱,但農田的租約卻曾令她一度頭痛。初來租田,地主只肯先批租三年,往後再談續租。種植需長遠計劃,三年時間太短了。那時剛好有朋友游說竹姐上佛學班,竹姐好奇便試試上堂。

「朋友說這是企業班,適合我學做生意。誰知課堂上隻字不提如何做生意,卻教我們要感恩。在堂上我聽到一個故事,竟然為我解開煩惱。」故事是一位台灣老和尚和弟子的對答,正好又是關於農田的租約。弟子抱怨田租只有三年,不續約的話就會白費三年來的努力。

「這位上日下常老和尚便答到,只要我們努力耕種,土地也得到三年的保養呀。三年後的事,為何這刻便要煩惱?我聽後豁然開朗!」竹姐大笑道。竹姐還在佛學班了解更多「慈心有機」的耕作精神。

+3

瓜蠅、菜蟲點應付?

除了應付野豬,在香港以有機方式種田要面對的問題可多,例如外來物種多、不懂得種田和保養水土的悠閒農夫又多,還有如何應付瓜蠅、菜蟲、紅耳鵯這些影響農作物的小動物?

一直推動生命教育及關心環境的「生活書院」,將於本週六日(6月24、25日)舉行「良食市集」,市集的活動包括四個主題講座(倡議者、農夫、生產者、消費者),竹姐將偕同另一位有機農夫張榮成和生態人黃志俊主講「生態勇氣:農夫的無形資產」,分享有機耕種的困難與生態復育的價值。市集活動「田中研習室」,還會由竹姐還會領導賞團,從食物的源頭開始追蹤,發掘泥土內的生命力,到時大家可以親身與竹姐對談。

良食市集之-食之者眾
日期:6月24、25日(星期六、日)
地點:新界大埔錦山178號生活書院(前佛教大光中學)

「生態勇氣:農夫的無形資產」講座
日期:6月25日(星期日,14:30 - 15:30)

「慈心有機」小檔案

近幾十年,全球的農業發展均愈益依賴科技,大量種植需靠施農藥、化學肥料、除草劑。受影響的不只人類健康,連原本棲息在田間的小動物也無法生存,甚至因吃下含農藥的作物而大量死亡。台灣佛教團體「福智文教基金會」,創辦人上日下常老和尚有見及此,於1995年在嘉義朴子慈心農場撒下第一把有機種子,希望能「光復大地,淨化人心」。97年更成立了「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近年台灣愈來愈多農夫以「慈心有機」方式,秉持慈悲不殺的心來耕種,保護當地物種,如以有機紅豆守護因農藥而瀕危的屏東老鷹等,慈心驗證更成為美國USDA確認的驗證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