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重要指標判定是否適合再添新貓 養貓空間規劃最重要貓奴必睇
貓咪實在太可愛了,尤其是每天打開各種社團、社交網站及媒體,都可以看到很多待認養的貓咪,都等著一個家,急需提供幸福的主人。這時除了家裡原本沒貓,第一次養貓的新手菜鳥之外,其實連家裡已經有貓咪的主人,也時常會動心,思考著自己家裡原本的貓咪和自己的環境,是否適合迎來一隻新貓;也希望如果再養貓,貓咪能和平相處,最好像網路影片一樣,相親相愛每天互親、互舔還可愛地抱著對方睡覺。
文:墨汁/滔客
如果要迎接來的第二隻/新貓是幼貓(6個月以前),大部分的狀況應該不會太慘烈,就算舊貓不喜歡這個新來的小屁孩,小屁孩傻呼呼的呆萌及無威脅性,可能可以讓舊貓在幾週之內就放棄抵抗,開始稍微友善或甚至照顧起幼貓。但如果今天你要認養或添貓口的對象是成貓,事情就沒這麼簡單了。這時候,比較理性的主人都會停下來思考,要如何判斷自己家是否適合再養一隻貓呢?在這裡提供一個貓咪行為訓練師常用來判斷認養人「環境」是否適合再養一隻貓咪的方法,提供大家冷靜的思考一下,再養一隻貓,對舊貓和新貓,是否都是最好的決定。►毛孩子有IG了,來追蹤我們吧!
判定是否適合再添新貓的2個重要指標
1. 你們家是否有正確的隔離空間:有對外窗的多餘房間?
請注意,這個房間必須是平常生活中不必要的房間:例如書房、遊戲室;但不能是臥室、廚房及浴室。
每隻貓的個性都非常不一樣,當你要帶一隻新貓回家時,很多人都知道(或者專業的中途或收容所人員會告訴你):新貓一定要與舊貓隔離2週。而這種隔離是比較偏向身體健康型的隔離,也就是在新貓有可能帶有有潛伏期的病原時,先讓新貓無法接近舊貓,避免病菌感染(這種隔離是連雙方的手或是飛沫都不應該有機會接觸到彼此的)。
但是,就算兩週後新貓確定身體健康後,也有讓新舊貓漸進式認識的心理性步驟與過程。舊貓必須在不受到威脅的輕鬆狀態下,慢慢以氣味、聲音、視覺、門縫下的互動認識新貓的存在,這個階段有長有短,幾週到幾個月都有可能,雙方只要出現哈氣或是身體外觀上有緊張現象,就需停止倒回到上一個步驟。因此,給新貓一個可以跟舊貓完全分離的房間,是對牠們未來能夠和平相處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然而,貓咪很怕無聊。無聊也是產生壓力很主要的因素之一,壓力一大就會造成打架、亂尿尿、生病等狀況。所以,你隔離新貓的房間,必須要有貓咪看得到外面的對外窗(窗戶若看出去是鄰居牆壁,沒有任何動態東西可以看的話,就不適合)。所以說很少有大型對外窗的廁所,並不是一個好的隔離區。
那臥室為何不行呢?原因是主人天天常活動的地方,會被舊貓認定為牠平時主要生活範圍和地盤之一。貓咪雖然不說,但他們隨時隨地都會想知道主人在哪裡、在幹什麼。所以你如果為了新貓,把舊貓常活動的地方阻隔了,晚上睡覺又讓舊貓無法看到主人及臥室裡的動態,牠很容易產生壓力,對新舊貓的和睦當然也有很不利的影響。
所以,要判斷自己是否適合養新貓,你必須做最壞的打算,不要覺得好像很多人直接把新貓介紹給舊貓都沒事,你就一定沒問題。如果有問題,那可是好幾個月的人貓緊張、貓咪大叫大吵、打架受傷看醫生吃藥、全家亂尿尿等各種你沒想過的狀況。
要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再養一隻新貓的方式就是,家裡必須有一個有對外窗的房間,適合隔離;或者如果貓咪相處起來有問題,你是可以隨時搬家,找到一個有多餘對外窗房間的狀況。千萬別因為自己沒準備好,認養後棄養,你原以為的愛心和無心之過恐怕對貓咪造成非常大的傷害。
2. 你們家的地板面積是否有足夠空間可放置「貓口數+1」的貓砂盆數量?
多貓家庭最常發生的狀況也最困擾主人的狀況之一就是貓咪會亂尿尿,而貓咪亂尿尿和壓力也有直接關係,通常都會以貓砂盆的數量先調整。這時候主人就會被要求一定要給貓咪夠大的貓砂盆及夠多的貓砂盆。
夠大的貓砂盆是多大呢?答案是:「貓咪身長的1.5倍長」的貓砂盆。對!真的很大。幾乎市售的貓砂盆都沒有這麼大,所以很多訓練師也建議多貓家庭的主人自己用超大壓克力收納盒做成貓砂盆。
而除了貓砂盆要夠大外,貓砂也要非常足量,一天挖2次(早、晚)才能確保貓咪毫無壓力的如廁,如果比較忙沒辦法一天挖2次,那貓砂盆的數量就要再加上去,讓貓咪總是有乾淨無臭味的廁所可以去。
所以想想,要是要讓貓咪每天沒有壓力的上廁所,3隻貓咪就需要4個超大貓砂盆,一般人尤其是租屋族的地板空間其實很難這麼大。碰到貓咪壓力大、打架等問題時,根本無法從最根本的貓砂盆數量開始解決。所以才會建議想再養貓咪的主人們,以貓砂盆數量及家裡地板空間作為衡量的指標。
雖然領養或救援貓咪是非常正確的價值觀和很有愛心的出發點,但若無法給貓咪和自己一個好的生活環境和健康的身心狀態,對於人類和貓咪或許都可能造成更大的不良影響。所以當你想再多添一隻貓咪成員的時候,多做做功課、算一下收入和支出,然後考慮一下空間及隔離問題後,再做一個對雙方最適當的決定,相信大家都可以擁有幸福快樂的生活。
延伸閱讀:舒適養貓空間規劃指南 給喵星人打造一個理想又安全的生活環境
【本文獲「滔客」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