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中心為本港優勢所在 慎防陷入「慢進也是退」|財經評論

撰文:古美儀
出版:更新:

中美兩國對於中概股到美國上市的監管問題,乃至企業會否改道本港上市,為市場關注。近日美國證交會就中國企業赴美IPO,提出新披露要求。在兩國的博奕關係不斷發酵下,企業要赴美上市的難度將愈來愈高,是可預見的結果。本港金融市場又是否做好準備,迎接當中帶來的發展機遇呢? 同時在IPO市場的發展方面,還有什麼地方可以進一步提升,避免陷入「慢進也是退」呢?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將要求250多家已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必須向投資者加強政治和監管風險披露。(AP)

中企赴美上市難度增

據統計,在美國上市的200多間中國公司,市值總額達2.1萬億美元。本周《路透》報道指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將要求250多家已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必須向投資者加強政治和監管風險披露。

SEC主席Gary Gensler周二(24日)接受採訪時表示,預計明年年初開始,公司年報將包含更多訊息披露,新增加的細節可能包括有關空殼公司(Shell-company)架構的訊息。文中提及的空殼公司架構,一般是指中資企業透過可變利益實體(VIE)在美國上市。

觸發SEC行動的原因,主要是中國網約車平台股滴滴於今年6月底,在美國上市後,在7月初遭中國根據《網絡安全審查辦法》正式啟動調查,並下架其APP,令其股價「腰斬」所引發的。美國國會議員,現時正要求SEC調查滴滴,事前是否知道中國正考慮採取那些措施,而未向投資者披露這些風險。

可以看到事件涉及中美兩國對於網絡數據安全,以及企業訊息披露的爭議。雖然中證監上周表示,推動中美審計監管合作,加強市場溝通等,不過要兩國監管機構能夠互相化解矛盾,絕不是一時三刻可以完成。對於有融資需要的內地新經濟企業而言,與其等待,倒不如盡快改到香港上市。

消息指人工智能平台企業商湯科技計劃本月底申請上市(資料圖片)

兩大內地AI獨角獸企業傳出來港上市

現時市場上已經傳出,有兩大內地AI獨角獸企業,計劃來港上市。

首先是中國人工智能平台企業商湯科技,計劃最快於本月底在香港申請首次公開上市(IPO),籌資額最高20億美元。據《路透》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公司已聘請中國國際金融公司(CICC)、海通國際、及匯豐負責上市事宜。此前該公司在上一輪私募融資中,估值達到100億美元。

總部位於香港的商湯科技提供多項科技應用,包括面部識別、視頻分析和自動駕駛等。值得留意的是,在中國和美國貿易緊張局勢下,該公司成為2019年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的八家中國科技公司之一。

至於第二間有意來港上市的獨角獸企業,是內地人工智能平台與技術服務提供商第四範式。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獲國內五大內銀(工建中農交行) 投資的初創,絕非常見。估值達20億美元(折合約156億港元)。

公司主要通過AI幫助客戶進行智能升級,加速傳統產業的轉型進程,提升企業運營效率,業務範圍覆蓋金融、零售、製造、能源、醫療、互聯網、媒體、物流、農業、高科技等行業。據中國證監會資料顯示,第四範式已提交《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審批》材料。

內地獨角獸企業掛隊來港上市,港交所可謂是「躺平」也能賺取上市費收入;不過爭取國際企業上市 ,亦理應是港交所的KPI。(資料圖片)

爭取國際企業上市 亦應是港交所KPI

固然,有內地重點獨角獸企業,排隊來港上市,對於本港金融市場,都是一件好事,港交所可謂是「躺平」也能賺取上市費收入。

不過,回頭一看,「十四五規劃」中,中央對香港的發展,提出的是國際金融中心的定位。因此,除了吸納內地的大型企業來港上市之外,其實港交所亦理應發力,吸引亞洲區內、甚至國際市場上的大型企業來港上市集資。

若查看今年以來的上市企業清單,可謂「清一色」以內地企業為主。記憶所及,對上一間來港上市的大型國際企業,相信只得在2020年上市的啤酒釀製商百威亞太(1876)一間而已。

因此,吸引國際企業來港上市,其實亦是市場對港交所新任行政總裁歐冠昇的普遍期望,以防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步入「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