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提共同富裕次數倍增 科網企業監管如何解讀?|財經評論
「共同富裕」最近廣受市場討論,主要是源於上周二(17日)的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要促進「共同富裕」。其後中港股市一同急跌,當中恒指全周累挫逾1,540點,跌幅逾5.8%,創下去年3月初以來最急的一周跌幅;至於內地A股亦扭轉連續兩周升勢,滬深300指數全周挫3.6%。
市場發現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到「共同富裕」一詞的次數在今年內倍增。據《彭博》統計,自去年起,習近平提及「共同富裕」的次數明顯增加,今年截至目前,這個詞在習近平的各大演說和會議中共出現65次,相較去年全年僅出現30次。
今次會以一連兩篇文章,從「共同富裕」的政策發展開始,探討對科網企業監管影響,預示未來政策風險走向,以及分析企業價值。
股市跌浪在上周二會議後展開
首先,上周的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要促進「共同富裕」。他並提到要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又誓言「合理調節高收入」,鼓勵回報社會,尋求多管齊下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
回看上周股市跌浪,發現在周二會議當日,中港股市出現突如其來的跌勢,當日恒指最多挫逾2%,收市跌1.7%或435點;內地滬深300指數,更最多急挫2.4%,收市跌2.1%。
政策:共同富裕早於年前提出 首個示範區選址浙江省
不過,首先需要問的是,「共同富裕」是一個上周才剛開始提出的新政策嗎?翻查內地監管文件,其實「共同富裕」絕非新事物。
早於2020年10月,中共在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其後經過約半年多,也就是今年6月,正式將浙江選為共同富裕示範區,亦訂下目標,至2025年,浙江省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取得明顯實質性進展。
可見,「共同富裕」在過去一段長時間,其實已經成執政者逐步推行的方針。
那麼第二個問題是,為什麼在上周二中央財經委員會上,強調「共同富裕」之後,股票市場會隨即急跌,特別是科網龍頭股的跌勢更驚人。巨頭阿里巴巴股價創本港上市以來新低,騰訊以市盈率計已經跌至21倍,是中美貿易戰以來的低位。
共同富裕不等於劃一平分利潤
相信原因與市場對於「共同富裕」的反應及理解,解讀為內地對在市場現處支配地位的中資科網龍頭股,不會放鬆監管。因此,在會議後,科網股的跌幅明顯加劇。
不過,內地政府主張「共同富裕」,是否就相當於拿科網平台企業「開刀」,要企業「交保護費」?這個話題,似乎也不能簡單地劃上一個等號。
中共現在提出的「共同富裕」,並不是上世紀的「大鑊飯」模式,將資源全部在集中在政府部門,然後按「平均劃分法」,將財富及資源平均分配給每一個人。反而,現在提出的「共同富裕」,是傾向一種「先富帶動後富」的模式,以此逐步達到共富。
要做到這種提高整體市民生活水平的局面,企業的角色是不可能抺殺,亦不應遭排除在政策之外的。科技企業對於社會進入新經濟模式,是有明顯的作用。特別是疫情期間,內地各地都在封城及嚴格實行社交距離措施,當時外賣平台美團,就急速擴展業務,確保了市民能夠安在家中用餐,減少外出,對疫情控制發揮重要的功能。
不過,美團、阿里等科網平台,在取得市民消費及零售大數據後,同時亦有濫用數據,獲取利益推高生活成本的副作用出現,造成了所謂的「大數據殺熟」問題。
「大數據殺熟」是指互聯網電商平台,透過大數據估算了用戶的消費模式,對不同用戶提供不同的價格,實行差別定價,而非統一價格。結果是舊客戶看到的價格,反而比新客戶要貴,損害了消費者權益。
「大數據殺熟」之所以存在,根源還是因爲運營商及平台掌控著億萬用戶的個人隱私,由出行數據、及至消費及飲食數據,都在科網平台手上。
風險:共同富裕成國策 反壟斷監管難言告終
若整理今年以來,內地推出多宗反壟斷監管政策,從上半年的重罰阿里涉及電商平台「二選一」壟斷;以及下半年對騰訊多年交易併購的反壟斷等各式各樣監管措施,都是圍繞在科網平台的濫用了大數據的問題之上。由於數據、流量及財富,都集中在少數科網巨頭公司之上,對其他企業競爭者及社會民眾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對其他企業競爭者而言,科網巨頭公司獨佔大數據,令到其他後來者,難以享有公平的競爭機會,不利產業創新。對於社會民眾而言,大數據殺熟有效推高了科網企業盈利能力,不過錢卻是來自市民的生活成本提高之上。這樣一來,自然是有違「共同富裕」的政策,亦因此,今年監管機構就接二連三推出新政策手段,意圖扭轉現時的行業壟斷問題。
綜上所言,在「共同富裕」的政策框架下,各式各樣利用大數據,損害民生利益,推高民眾生活成本的企業營運模式,將會逐步面對涉及反壟斷及數據安全的監管。固然,這對公司的股價表現,將難免面對一輪陣痛。
不過,若果單單因監管收緊,就認定科網龍頭股的投資機會全失,也可能會是白白錯失了低位投資機會。
展望:MSCI指監管令股市急跌屬常態 看好市場恢復
全球最大的指數提供商MSCI Inc. 董事長兼執行長Henry Fernandez在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指出,監管合規令中國市場承壓的情況,「每三年、四年、五年就會有一次,市場當時顯然會遭到拋售。但之後很快,市場就恢復了過來,並邁向新高。」
摩根大通全球市場策略師桑托斯(Gabriela Santos)認為,科網股暴挫,只是投資中國股票的正常現象,也是未來五到十年內,將中國從中等收入國家轉變為高收入國家的副作用。即使MSCI中國指數這輪跌勢,令其過去半年市值損失約三分之一,不過這種下跌在中國是典型,並且股票往往在未來半年反彈高達20%。
大和認為內地開徵新稅機會高
展望下一步,「共同富裕」國策,除了預計會令到科網企業繼續面對反壟斷監管之外,還會對科網企業帶來什麼影響呢?券商大和認為,在某個階段很大可能仍會開徵新稅。事實上,過去多年有關房地產、遺產和資本收益徵稅的討論不少,報告相信只是時間問題,而下次的人大會議可能是合理的時間點。早前龍頭企業阿里巴巴已經預先警告,多年來政府為互聯網行業提供的稅收優惠將縮減,部分業務已不再被列為可享10%稅率的「重點軟件企業」。
面對政策風口轉變,騰訊、阿里等一眾龍頭科網企的管理層,紛紛嗅到中央的話語,大型科企在「三次分配」道出以先,便提前主動出手做至第三步。請參看下一篇文章《騰訊投資1,000億一舉兩得 展示共同富裕可得120分|巨子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