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通脹|美國通脹面臨三大推手 前景仍不確定

撰文:陳放
出版:更新:

儘管美聯儲(Fed)一直在淡化通脹預期,但是隨着國際大宗商品的普遍上漲,美國正在面臨着「輸入型通脹」(指由於國外商品或生產要素價格的上漲引起國內物價的持續上漲現象)。

坐擁九家建築公司的「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對此深有體會。在5月1日舉行的巴郡哈撒韋股東大會上,巴菲特表示,房產建築業的鋼鐵和木材等原材料一直在漲價,供應鏈完全被扭曲,現在通脹比人們預期要高得多,未來會接着漲。

目前,美國實體經濟面臨的通脹主要有三大推手。

由於全球流動性充裕,股票等虛擬資產價格不斷攀升。(新華社)

一是,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全球產業鏈供應能力下降。

一方面,主要向全球輸出大宗商品的發展中國家受疫情衝擊較為嚴重,部分大宗商品的產能受到限制。例如,銅產量超過全球四分之一的智利疫情發生惡化,工人集會抗議和罷工頻發,導致全球銅供應十分不穩定,銅價也因此創下歷史新高。

另一方面,產業鏈的全球化放大了局部供應斷裂或短缺對整體供給的衝擊。例如,受疫情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國家的晶片製造時斷時續,導致產業鏈下游的各類終端產品缺「芯」,尤以汽車產業最為嚴重。晶片製造商趁機提高售價,而福特、通用、大眾等多家車企則紛紛被迫減產。

二是,美元信用仍處於擴張期。

貨幣政策方面,為了應對疫情導致的經濟衰退,美聯儲已經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範圍的下限調整為零,且每月購買800億美元的國債和400億美元的資產支持證券(MBS)。財政政策方面,2021年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台後通過了約1.9萬億美元的疫情援助法案,隨後又推出了總計4萬億美元左右的長期財政支出計劃。

此前,發達經濟體實施貨幣寬鬆政策的效果主要是推升資產價格。也就是説,超發的美元大部分流入了虛擬經濟,體現更多的是其交易屬性而非支付屬性。然而,本輪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在大宗商品市場產生交集。超發的美元加劇了對大宗商品價格的投機行為,進而通過產業鏈傳導至整個實體經濟。

三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趨勢已經陷入一種順周期的自我實現機制。

大宗商品價格的快速上漲引發市場恐慌和投機行為,而市場恐慌和投機行為進一步推高大宗商品價格。這種自我實現機制在某種程度上會扭曲供需關係。例如,國際銅研究小組(ICSG)預測,隨着礦山供應的增加,到2022年金屬銅供應將會超過需求,而這一預測與當前市場的看法正相反,表明市場或許高估了當前大宗商品供需之間不平衡。

儘管美國實體經濟面臨的通脹推手有很多,但是這些推手能否長期持續下去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首先,隨着疫苗接種進度的不斷推進,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負面影響將越來越小,大宗商品的供應量有望持續攀升。其次,美國的資本和生產資料都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積極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只會帶來短暫的需求爆發,不會長期提高大多數美國人的消費能力,也就不足以支撐通脹長期上行。最後,美國面臨的輸入型通脹還未徹底成型,3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僅為1.6%,距離美聯儲的通脹目標還有一定差距。

美國學術界對未來的通脹預期也存在較大分歧。美國經濟學家奧利維爾·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和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認為,美國的財政政策可能將引起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研究員勞倫斯·鮑爾(Laurence Ball)等人則認為,當前美國政府用於大流行救助的臨時支出不太可能導致通脹大幅上升,並預測通貨膨脹只會適度而短暫地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