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落實造車 比亞迪績後股價逆市跌 專家點睇?│企業熱評
內地新能源車市又多一名新成員。小米集團(1810)於3月30日收市後正式公告,董事會正式批准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立項,擬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100億美元。首席執行官雷軍將兼任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的首席執行官。
在衡量小米加入新能源車行業是利是弊之前,理應先關注,早在本港上市的新能源車龍頭—比亞迪(1211)去年業績,從而了解行業走向。比亞迪去年全年業績,純利按年升1.62倍至42.34億元人民幣(下同),稍遜預期的45.98億元。派每股末期息0.148元。業績未能支持股價反彈,今日(30日)股份逆市見疲軟,主要由於市場對其今年首季的盈利預測感到失望。比亞迪盤中最多挫7.7%,收市跌幅收窄至0.4%,收報170.4港元。
比亞迪三大業務中 汽車收入增長38%最快
比亞迪分為三大業務: (1) 汽車及其相關產品、(2) 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3)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
集團去年收入按年升26%至1,534.69億元人民幣,其中佔比最大的自然是主營業務汽車及相關產品,收入佔比約為53%,佔集團半壁江山。
去年汽車分部的收入增長亦最為明顯,收入按年達38%,增幅高於其餘兩大業務(即手機部件的13%增幅及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的20%增幅。)
旗艦轎車「漢」連續數月銷售過萬輛
汽車業務的貢獻功臣,主要是高價旗艦轎車車型「漢」,此款車是集團首次搭載新款動力電池產品「刀片電池」的車型。這種電池在安全性、壽命及續航能力都取得突破,是吸引消費者的主要賣點。
銷量方面,「漢」自去年年中推出以來,受市場歡迎,成為中大型C級轎車市場歷史上首個、也是唯一一個月銷過萬的中國汽車品牌,而且能夠保持連續三個月每月銷量破萬的紀錄,至今「漢」車型總銷量已經突破5萬輛大關。
對比去年全年比亞迪集團,新能源車銷量也不超過19萬輛,其中有兩成的銷量就是來自「漢」車型,可見其銷量熱賣對集團的業績貢獻。
比亞迪去年新能源車銷量 佔全國近14%
從全國汽車銷量看,去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令汽車銷量整體下跌,不過新能能源汽車產銷量皆逆勢增長,創歷史新高,全年產銷量分別為136.6萬輛和136.7萬輛,按年增長7.5%和10.9%。12月,新能源車產銷更是創下歷史新高。按比亞迪全年新能源車銷量約19萬輛計,意味集團銷量佔全國的銷量接近一成四。
不過,雖然集團去年的業績亮麗,不過展望今年,特別是首季,管理層的預測較為保守,令市場失望。
首季盈利保守 料受金屬價格上升及政府補貼影響
管理層對今年首季的盈利預測,只是2至3億元,按集團去年第四季盈利8.21億元計,意味會按季倒退64%至76%,同時將是自去年首季爆發新冠肺炎以來最低的季度盈利(去年首季在疫情影響,集團首季僅得1.13億元。)
瑞信報告指出,管理層的首季利潤預測,只達到該行對其全年利潤預測的3至5%。基於首季指引遜預期,該行下調對其2021至2022年淨利潤預測7.5至7.8%,同時將目標價相應由310元,下調至280元。
分析認為,造成集團管理層的保守預測,主要是兩大原因,第一、將是與金屬等原材料價格上升,損害毛利率有關。集團曾表示,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對車業盈利有影響。
翻查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首兩個月,生產者物價指數按年升1.7%,高於預期,更錄得逾2年以來最大升幅。主要行業中,價格漲幅擴大的有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上漲14.1%,擴大4.2個百分點;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上漲12.1%,擴大3.2個百分點。這類原材料金屬價格上漲,將對汽車毛利率造成壓力。
去年獲政府補貼近17億 佔盈利40%
第二、是集團取得政府的新能源汽車補貼下跌,畢竟去年內地四部委聯合發佈《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雖然通過延長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至2022年底,不過亦表明確未來兩年補貼將平緩退出。今年政府已經宣布,下調新能源車補貼,其中電動車、混合動力車及燃料電池車減幅達20%。
比亞迪去年共取得16.88億元政府補助及補貼,相當於集團全年盈利的40%,可見政府補貼對集團的業績影響大。
潘鐵珊指比亞迪股價自高位回調40% 消化不利因素
隨著內地新能源車行業近年擴張加快,市場競爭亦愈來愈激烈,今日先傳出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新能源車股蔚來及小鵬,計劃回來本港上市,並已向港交所遞上市申請。同時,小米傳出加入造車大軍多時,今日收市後終於確定消息。首期投資達100億元人民幣。相信未來比亞迪會面對的行業競爭將加劇。
對於愈來愈多企業加入新能源車業,官媒《新華社》發文指出行業面臨的問題,特別是虛假宣傳問題嚴重,甚至出現續航指標注水的問題,已成為制約行業進一步健康發展的隱憂。
事實上,有本港上市的新能源車企,如恒大汽車(0708),其估值已經升至5,300多億元,但該公司尚未有一款量產車型在售。根據其全年業績,從營收佔比來看,該公司98.79%營收來自醫療美容及健康管理收入,卻只有1.21%營收來自新能源汽車。因此,投資者挑選新能源車股投資時,要多加比較。
比亞迪的優點在於,集團是以電池起家,再逐步擴張至造車業。雖然新能源車的研發成本很大,不過集團有其他業務貢獻收入彌補,所以相較起新能源車同業,往往錄得億億聲的虧損,例如蔚來去年營運虧損達46億元等;比亞迪的業績尚有實際盈利支撐,顯得腳踏實地。
股價走勢方面,比亞迪股份自今年1月的高位278.4元,已經大幅回調近40%。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潘鐵珊接受訪問時表示,雖然集團的首季盈利預測,不及市場預期,不過認為行業仍處於增長期,相信影響短暫。同時,股價已經自高位回調近40%,亦已經消化了行業競爭等不利因素。反而,未來當同業蔚來及小鵬落實來港上市大計,相信對行業估值有正面推動力。因此,建議趁現價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