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國際指數壓力下剔股 中港互聯互通是時候發揮作用
國際指數公司富時羅素上周宣布將從指數中剔除8間中國公司,因此批中資公司被美國列入黑名單,限制美資投資。本周投資市場關注的是,另外兩間指數公司MSCI及納斯達克的表態,會否亦跟隨富時羅素剔除相關股票。富時羅素指仍在檢視處理手法,將於本周五(11日)公布細節。
MSCI會否跟隨剔股值得關注
MSCI公司亦可能會在本周決定是否剔除相關股票,該指數公司以往表示,指數產品將根據美國法律以反映任何必要的變化。另外,美國納斯達克亦評估是否將指定公司從其指數中剔除,有機會在未來幾天宣布。
富時羅素表示,將8家公司股票剔出富時羅素全球股票指數系列,包括中國鐵建、中國中車和中交建3隻H股。分析指剔出該3隻H股的影響集中在個股方面,對後市影響有限,因這些股份並非重要指數成分股,本身成交也不活躍。
富時剔除名單不涉及巨無霸中企
值得留意的是,是次富時羅素並沒有剔除巨無霸中資股如中移動、中海油等母企受制裁的股票,這批是環球基金愛股,市值及規模大,一旦將他們剔出指數,引起的影響廣泛。富時羅素在上月底曾指出,得到美國相關部門回覆,只有在名單上的母企才會受影響,上市子公司並非行政命令制裁目標。
固然國際大型指數剔除了數間中資股票,是無可避免地會削弱了海外投資者持有該A股的比重,特別是對追蹤指數為主的基金公司,他們料會按比例減少對相關個股的持股;不過,現時仍然有其他可行的機制,容許海外投資者進入A股市場。
現時本港一直與內地金融市場建立了互聯互通的系統,海外投資者要買入中資股,可以經過港交所的滬港通及深港通,亦可以透過早於2002年開設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機制,以及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機制,投資中國股票市場。
QFII率先改革 擴大外資進入A股通道
下一步要想的應該是,現行機制能否有進一步開放的可能性?例如滬深股通的額度是否可見擴大的機會?以及未來中國指數公司,又能否自家發行包括A股的國際指數,讓美國以外的投資者及基金參考?
投資市場最重視的是「錢途」,只要市場有潛力商機,交易機制清晰受監管,自然吸引資金流入,這些也是A股近年來積極改革的原因,例如對於停牌復牌的樓制、停牌的新規以及完善退市制度等等,種種措施正是要令A股市場運行機制更加成熟。同樣地,QFII改革以及滬深港通的擴大,亦是為了擴大外資進入A股市場的通道。
早於今年5月份,人行取消QFII及RQFII額度限制,同時實施人民幣和外幣一體化管理,允許QFII和RQFII自由選擇匯入資金幣種和時機,正正是要簡化現行手續,加強內地A股吸引外資的能力,預計合格境外投資者將穩步增持境內資產。
至於滬深股通,上月三地交易所就擴大滬深港通股票範圍達成共識,上證180﹑上證380指數成分股的科創板公司,或A+H股公司的A股,將納入滬股通股票範圍,對應的H股則納入港股通股票範圍;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股,則獲納入港股通範圍。
滬深港通單日成交紀錄逼近2000億元
參考滬深股通交易數據,可以看到今年外資流入A股的踴躍程度。據港交所數據顯示,今年11月滬股通錄得日均買入成交額221.96億元人民幣(下同);深股通錄得日均買入成交額282.03億元。
至於最高單日成交的紀錄,正正是於今年7月6日打破的,單日成交紀錄達1,911億元。同時,資金逐步流入A股,香港及海外投資者通過滬深股通持有的內地股票總額不斷增長,由2014年底的865億元,大增至今年的2.1萬億元。
數據反映面對中美國際關係及外圍環境的變化,中資企業仍然是獲得海外資金重視及青睞,因此,監管機構必須因時制宜,積極擴大外資進入A股通道,包括自家指數的編制及期貨金融產品的創新,方可以迎合國際投資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