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衝出疫情僅有一步之遙 中國經濟為什麼能快速復甦
8月14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佈中國經濟7月份最新關鍵數據。其中,7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4.8%,1月至7月累計按年下降0.4%,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9個百分點,距離全面增速「轉正」僅有一步之遙。同時,中國商品零售額增長為0.2%,實現年內首次「轉正」;貨物貿易出口增長10.4%,增速創下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的新高。
消費的恢復,基建投資的拉動,以及科技企業的高速增長,正在成為中國經濟復甦的主要動力。尤其是在資產投資方面,中國正在抓住整個經濟的「關鍵」。上半年,中國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約28.1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下降3.1%,較一季度收窄13.0個百分點。1月至7月份中國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按年下降1.6%,較前6個月繼續收窄1.5個百分點,也有望在第三季度實現「轉正」。
中國政府採取的應急經濟刺激、投資拉動和全力復工、確保就業的諸多政策已經起效。「財政、貨幣、行政」三位一體、相互克制、合作協調的獨特機制正在幫助了中國經濟快速走出危機。
隨著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武漢的爆發,中國經濟再次遭遇中美貿易戰以來的又一次沉重打擊。企業停工、流動資金緊缺、社會消費斷崖式鋭減,一度導致中國經濟陷入深度衰退。1月至2月份中國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出現了罕見24.5%的負增長。中國經濟形勢一度萬分危急。就如一台巨大的機器,要想重新啟動,走出疫情陰影,急需外在資金注入作為啟動動力和再次潤滑。
然而,按照市場經濟和有限政府的理論,無論是採取貨幣刺激,還是財政減稅,都將導致通脹高企、財政枯竭。政府幹預下的產業強行投資更也將面臨收益低下的尷尬。面對全世界的質疑與「唱空」,中國政府拿出了自己的獨門「秘笈」——原本相互制衡、幾乎難以同時使用,分別來自議會、央行和政府體系的三種力量被中共「神奇」地捏到了一起。
2月3日,面對撲面而來的經濟危機,在最初的財政「抗疫」資金下發後,中國央行便發出了最為強烈的逆週期調節信號,先後兩筆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在短短8天內累計向市場提供近2.6萬億元流動性。2月10日,第一筆總額3,000億元的專項再貸款也開始發放。對於一些困難企業,尤其是受疫情衝擊較大的企業,例如餐飲企業、應急物資生產企業來講,陸續多筆「救命錢」的到來可以說穩重了中國經濟的基本盤。
隨後,中共進一步推出了,包括民生基礎設施、5G基站、工業互聯網和特高壓、新能源等在內新一輪的基建投資。據目前不完全統計,中國僅各省級政府的「新基建」規劃投資就已經超過了50萬億元,其中有近十分之一的投資項目預計將在2020年內陸續開工。
此後,無論是1萬億元的抗疫特別國債,還是1.5萬億元的金融系統讓利。總之,自2月份以來,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央行先後直接淨投放了近3萬億元的流動性,已經足夠拉動經濟,甚至已經有些過頭。截至7月末,中國廣義貨幣(M2)餘額已達212.55萬億元,按年增長10.7%,大大高於同期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在2020年的上半年,中國正在動用包括貨幣、財政、行政等一切力量和資源,刺激中國的經濟增長、拉動產業投資。
可以說,這是繼2003年「非典」(SARS)疫情、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中國經濟正在經歷著又一場最廣泛的經濟和社會動員,以確保企業復工,確保企業資金鍊,為之後中國經濟和投資的快速恢復奠定了基礎。
也許有觀點認為,中國的經濟無非是一種專制主義的體現,抑或是一種應對危機的機制。但是,中華文明自大禹治水、鼎和九州以來,也正是在成功應對了一個又一個的危機之後,才得以延續到今天。中國人對於自身問題的反思和應對能力,使得中國人可以在歷史的曲折中駕馭這種機制,而不是傾向於政府制衡和背後的財團利益博弈。整體的利益和民眾的利益永遠是第一要務,一切利益必須為之讓路,這就是中國的傳統和各階層共識。而且越是外部壓力巨大,這種共識就越是牢固。
無論是在面對中國內部的經濟轉型危機,還是面對中美貿易戰壓力,甚至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種全球性災難與危機的時候,中國政府和經濟總是會將危機轉化為機遇,並通過調動自身龐大的工業產能和社會組織能力形成新的增長動力。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以及美國對於中國經濟的「壓力」,正在使中國進一步加強這種自身調整的能力。儘管在6月、7月,中國南方再次遭遇到了洪水襲擊,但是依舊沒能阻止中國經濟的整體復甦。
在生產領域,截至7月27日,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9.3%的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正常生產水準八成以上,較6月中旬提高0.9個百分點。分產品看,7月份,612種工業產品中,369種產品實現按年增長,增長面為60.3%,較上月有所擴大。
在消費領域,供給端增長也在為整個經濟的恢復提供支撐。通過一系列的復工復產和企業紓困政策,就業和收入正在得到保障,並帶動需求加快恢復。7月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203億元,連續3個月超3萬億元,降幅進一步收窄。其中,中國商品零售額增長為0.2%,實現年內首次「轉正」;貨物貿易出口增長10.4%,增速創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的新高。
尤其是7月中國乘用車銷量的增速回升更能說明問題。隨著前期疫情影響逐漸消退,7月中國乘用車銷量增速已經回升至8%的水準,基本已經實現由負轉正。這說明儘管目前中國的生產恢復略快於消費,但是兩者相互促進的正循環已經開始。
中國經濟不僅已經度過了最難的時刻,而且也已經走過了復甦的拐點,正在開始穩步接續被疫情打斷的產業轉型升級進程。
從8月16日中國央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中共官媒《求是》雜誌上的撰文可以看出,中國政府在加速恢復經濟的同時,正在轉向防止風險,以彌補由於經濟刺激產生的社會槓桿率過高,銀行不良資產率上升的問題,預防來自美元「放水」的輸入性通脹。同時,加快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被疫情打斷的改革又將開始。
儘早處置不良資產,防止高風險影子銀行反彈回潮,加大金融開放等等措施,將為實體經濟的下一步改革提前打好預防針。之後「財政、貨幣、行政」三位一體、相互克制、合作協調的獨特機制又將「登場」,意在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加速產業的轉型升級,建立中國國內經濟「大循環」的一系列改革將加快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