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印度經濟風光不再 疫情打擊發展前景
投資評級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於週四(18日)將印度長期外國貨幣發行人違約評級(IDR)的預期從穩定調升至負面。惠譽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大流行削弱了印度的增長前景,並令印度的公共債務風險暴露。
疫情爆發後,印度經濟徹底停滯。3月25日印度實施封城,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要求民眾取消一切社交活動,除購買生活必需品等特定情況外一律不要外出。
封城措施使佔經濟總量六成左右的服務業幾乎完全停滯。數據服務商IHS Markit發佈的數據顯示,印度4月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錄得5.4,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準;印度5月服務業PMI僅反彈至12.6,遠低於市場預期(23)。佔印度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量23%的工業和製造業也不容樂觀,印度製造業PMI在4月和5月分別錄得27.4和30.8,表明印度製造業持續衰退。
此外,印度的進出口貿易額也出現腰斬。印度商工部(Ministry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的數據顯示,4月份印度出口額和進口額分別下降60.3%和58.7%;5月印度出口額和進口額分別下降36.5%和51.1%。經濟活動的停滯不僅令外貿陷入低谷,也導致失業率飆升,截至5月底,印度的失業率已經超過23%。
可惜的是,付出瞭如此高昂的代價,印度也沒能控制疫情的蔓延。據印度衛生部統計,截至當地時間6月19日早8時,印度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超過38萬例。在過去24個小時內,印度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3,586例,創下單日增幅新高。
為了維持社會運轉,印度政府早在4月下旬就陸續放開了農業、製造業、工程建設等行業生產活動。隨著經濟衰退的加劇,印度政府不得不對疫情妥協,宣佈除高風險地區以外,從6月8日起分階段重新開放各地的公共場所。
然而,疫情對印度經濟的衝擊不會隨著防控措施的減弱就出現改善。
首先,印度經濟嚴重依賴消費,而短時間內居民的消費能力難以恢復。印度私人消費約佔GDP的55%。近年來印度經濟出現高速增長,居民的消費能力也水漲船高,形成正向循環反饋機制。但是,早在疫情爆發之前,印度經濟增速已經褪色。2018年以來,印度經濟增速逐季下滑。2019年印度的GDP增速創下2011年以來的新低,經濟與消費的增長循環已經打破。
疫情襲來後,印度失業率飆升,大量中小企業破產。印度央行5月的居民消費調查顯示,消費者消費信心指數已經從3月的85.6大幅下行至63.7,跌至歷史最低點;對未來一年的消費信心指數也從3月的115.2下跌至97.9。疫情對實體經濟供需關係的破壞將持續抑制印度居民的消費能力。
4月印度FDI金額跌62%
其次,外國直接投資(FDI)是印度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而疫情導致的全球經濟衰退將使印度失去這些「外援」。根據聯合國(UN)的報吿顯示,印度在2019年獲得了510億美元的外國投資,是全球第9大FDI接受國。境外資金同時帶來了技術和管理經驗,是印度近年來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然而,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6月16日發佈《2020年世界投資報吿》預計,202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量將在2019年1.54萬億美元的基礎上下降近40%,並警吿稱,流入印度的FDI或將急劇下降。由於印度疫情遲遲得不到控制,印度市場已經失去對外資的吸引力。印度央行的數據顯示,4月印度接受的FDI資金按年下降62%。
最後,印度政府債務負擔較重,財政政策空間較小。印度央行的數據顯示,在截至2020年3月的2020財年,印度政府的公共債務(包括中央和各邦)已經達147萬億盧比,佔2020財年GDP的72.1%。惠譽認為印度財政指標已經顯著惡化,財政前景堪憂。惠譽預計,印度的一般政府債務將在2021財年達到GDP的84.5%,財政赤字率將達到兩位數。
高企的公共債務嚴重製約了印度政府的財政政策空間。5月12日,莫迪公佈了總額為20萬億盧比的經濟刺激計劃,而該計劃以貨幣政策為主。在疫情期間,貨幣政策雖然能夠有效緩解系統性金融風險,但是對實體經濟的刺激作用要弱於財政政策。因此,在缺乏足夠財政刺激能力的情況下,印度經濟復甦的道路將十分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