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花錢卻想讓央行埋單 中國學術界爆發分歧

撰文:陳放
出版:更新:

為了應對新冠病毒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全球各大經濟體的逆週期調節力度也不斷增強。其中,聯儲局和歐洲央行開起了無限量寬鬆模式,為政府的大規模財政支出提供支撐,形成了事實上的赤字貨幣化。在中國,隨著「兩會」(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的臨近,學術界關於中國是否應當進行赤字貨幣化的討論也愈發激烈。

5月9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劉尚希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召開「當前全球貨幣超發影響與對策」專題研討會上表示,中國「有必要使赤字貨幣化」。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是中國財政部直屬科研事業單位,劉尚希的發言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著中國財政部的立場。

劉尚希認為,「在當前經濟急劇收縮、大量企業和家庭亟需紓困的情況下,在二級市場小規模發行國債無法解決問題」,「如果用市場操作的手法大規模融資,反而會產生嚴重的擠出效應,導致銀行信貸資金不足、居民儲蓄存款轉移」,因此,「在當前財政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又面對著『六保』的重大任務,採取以往常規的財政政策可能是不夠的,有必要使赤字貨幣化」。

向市民發放消費券成為中國政府刺激消費的重要方式。圖為4月27日武漢市民前往中商廣場使用消費券購物。(視覺中國)

貨幣活躍程度更重要

對於貨幣超發可能引發的通貨膨脹,劉尚希認為,「貨幣是非同質的」,「在貨幣非同質的前提下,衡量流動性充裕與否,應該重點關注貨幣狀態而非貨幣數量」。也就是說,一元人民幣在經濟中的作用不取決於其價值,而取決於貨幣狀態。當貨幣狀態由不活躍向活躍發展時(例如貨幣流通速度加快、貨幣乘數增大),即使貨幣數量不發生改變,通貨膨脹也可能發生。劉尚希認為中國目前的貨幣狀態不活躍,因此「赤字貨幣化不會帶來通貨膨脹,也不會導致資產泡沫,相反可以為財政政策提供空間」。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李成威隨後對劉尚希的觀點做了進一步闡釋,稱「劉尚希談及財政赤字貨幣化,僅限於央行在一級市場直接購買抗疫特別國債」。李成威表示,財政赤字貨幣化「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同的問題」。由於央行直接「放水」效果不佳,李成威認為「實行赤字貨幣化,實際上是通過財政政策管道將『水庫』的水直接引到企業和居民,避免『水』在商業銀行、金融體系滯留」。

劉尚希等人的赤字貨幣化表述其實是希望中國央行承擔財政政策的成本,即政府花錢由央行「埋單」。雖然財政赤字貨幣化打著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同的旗號,但是財政赤字貨幣化如果有了功勞肯定歸於財政部,如果出了問題卻要央行承擔。因此,中國央行對財政赤字貨幣化持有明確的反對意見。

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認為,財政赤字貨幣化的本質是,「政府在財政入不敷出的情況下,不是通過『借錢』(如向市場發債)的方式來為其財政赤字提供融資,而是靠自己『印錢』來為赤字融資」。事實上,包括中國的大多數國家都禁止政府直接向央行借款或直接向央行發債。美聯儲雖然開啟了無限量印鈔模式,但是美聯儲仍是從二級市場上購買國債,而非一級市場。

財政赤字貨幣化將挑戰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路透社)

憂失去財政紀律

馬駿擔心,「一旦政府認為它可以無限量、無成本地從央行獲得融資,其財政支出行為就會嚴重喪失紀律,其興趣點會從努力增收節支轉向如何花錢來獲得當前『民意支持』或解決各種無窮多的『燃眉之急』」。

中國人民銀行參事盛松成認為,只有在各種傳統工具失效,在收益、成本與風險之間反覆權衡後,才能將財政赤字貨幣化作為決策者最後的政策工具來使用。盛松成表示,「中國目前並未出現嚴重市場失靈,也未阻礙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正常施行,所以,不應採取財政赤字貨幣化」。

由於立場的不同,中國央行學者與財政部學者的觀點形成鮮明的對立。但是,在財政赤字貨幣化的討論中,央行學者一直佔據著法理高地,因為《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二十九條明確規定,央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地方政府債券。盛松成表示,這條規定「不僅是中國沉重的歷史教訓的總結,而且也是西方國家上百年貨幣政策實踐的經驗」。

學術界處於中立方的一些學者也更支持央行的觀點。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張明認為,財政赤字貨幣化並非全球主流解決方案,「在主要發達國家寬鬆貨幣政策實踐中,中央銀行依然扮演著重要的決策者角色,且依然具有較強的貨幣政策獨立性」,也就是說貨幣發行仍以央行為主導。張明表示,「主要發達國家政府仍在避免直接的財政赤字貨幣化」。

中銀國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也認為,「儘管在當前需求不足的環境下,財政赤字貨幣化有其立論依據,但是因為種國經濟已經開始從疫情衝擊中復甦,而且中國本就有變相財政赤字貨幣化的工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在發揮著積極作用,因此中國目前沒有必要使用財政赤字貨幣化這樣的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