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破解航天產業「密鑰」 重要性超過太空戰略
近日,中國正在加速火星探索計劃的實施。11月14日中國官媒新華社透露,中國已經完成火星探測着陸器的相關測試,中國首枚火星探測器將於2020年擇機發射。這說明從嫦娥探月計劃到深空探索,中國已經破解的登陸火星的技術關鍵。更關鍵的是,在中國的軍工國防體系外,中國已經破解了發展航天產業的「密鑰」。
形成科研及企業技術驗證平台型經濟
在中國航天內部人士看來,除了大推力火箭和空間站計劃外,無論是已經開啟的登月計劃、宇宙輻射探索,還是2020年的火星探測、以及2022年的小行星探測、2029年的木星探測,更多都是在利用現有的技術和產業餘力,進行產業附加值更高的應用開發和國際科學合作。
尤其在中國政府採用積極財政、鼓勵科技創新拉動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中國航天已經步入科研及企業技術驗證的平台型經濟——形成了由國家專項資金主導核心技術、基礎領域的研發;由外圍研發,包括政府、大學、企業和國際合作項目提出應用需求、購買從設計到發射的全套航天服務。
就像點菜一樣,中國航天正在充當中央廚房的角色,在承攬業務並對項目進行整體設計後,再將各種採購和應用研發下達給相關院所、企業,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民營企業。當然對於一些大學和高科技企業,也會自掏腰包主動聯繫中國航天,要求把自己的新技術產品、抑或設想,通過火箭發射、衛星探測、空間站試驗加以驗證。就如同上世紀美國航天產業那樣,中國航天正在從單純的國防工業向產業化發展轉變。
從近期中國開展的系列航天項目,尤其是嫦娥計劃中就可以看出,中國人並沒有如一些人想象的那樣,窮兵黷武、大肆燒錢,以舉國之力進行登月,或者是推進太空計劃。而恰恰相反,中國是在利用最年輕、最沒有經驗的一批技術團隊,藉助剩餘的龐大產業能力,有節奏地實現着自己的太空夢想。
嫦娥探月計劃單期投資2億美元
相比於美國當年傾舉國之力,平均每年花費60億美元(按照購買力評價相當於今天的接近1,20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當年GDP的0.8%,這才完成的阿波羅登月計劃。中國的嫦娥探月計劃的單期投資僅約2億美元,是美國當年投入的千分之二。並且,在整個嫦娥探月工程中,科研工程團隊的平均年齡只有不到34歲。
這一方面當然得益於科技的進步和中國龐大的人才產業儲備,但是,探索和研發模式的不同,也同樣是導致中國太空探索高效推進的關鍵。中國的太空計劃並不是政府投資的「一個人的戰鬥」,中國政府也不打算獨佔太空開發成果。
例如在嫦娥四號探月任務中,中國的玉兔二號月球車就是來自中國某大學的相關科研課題和經費;其中的芯片和防輻射保護更是來自中國某家芯片企業對技術和產品的驗證需求;而月表中子及輻射劑量探測儀、低頻射電頻譜儀等8台設備的研發製造則是來自國際合作項目的經費。
而在2015年,作為中國科學衛星系列的首發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號探測器則是,中國科學院與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瑞士日內瓦大學、意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機構的合作科研項目。為此還成立了專門的國際合作組,其中經費按任務分攤,相關探測數據歸所有參與國家共享。
2016年,中國建設的全球最大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也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科研「燒錢」項目。其重要項目立項主要有中國科學院承擔,但是,貴州省政府卻成為了項目的共建部門和投資人。項目建成後,FAST望遠鏡不僅成為了全球眾多科研機構爭先花費重金租用的全球重要科學研究設備,而且其配套的電力、交通、科研等基礎設施建設也拉動了當地經濟發展,甚至成為貴州省的又一主要旅遊項目和地方名片。
與此異曲同工的是,同年發射的中國「墨子號」量子通信試驗衛星。儘管看上去這只是一種投入巨大,得不償失的前衛試驗。但是,這使得中國領先全球驗證了量子加密通信的可行性。就此,隨着中國後繼產業應用的跟進,2017年9月,中國已經建成從北京至上海的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2018年1月,在中國和奧地利之間已經首次實現距離達7600公里的洲際量子密鑰分發。中國已經為鋪設全球量子加密通信網絡打好了基礎。
實現航天產業良性循環
即使不從國家安全、民族榮譽、科技發展等「虛妄」的角度考慮,僅僅是從經濟上算賬,中國航天也早已把算盤打得噼啪作響。無論是中國航天內部的項目、還是跨部門、跨國家的科研合作,以及像高性能太陽能電池、芯片、月球車這樣的大量來自企業、大學的科研產品驗證項目,對於中國航天來講,其實都是在利用外部資金來培育自身的人才隊伍,開發更多潛在產業應用能力。
更重要的是,而這些項目中,中國航天正在成為一個研發、試驗和商業運營的平台。其帶動的產業和利潤不在只限於中國的國防工業,中國的國有企業、大學和民營企業也都參與其中,從而實現了中國航天產業、航天經濟的良性循環。
火星探索計劃屬國際合作項目
此次,中國的火星探索計劃當然也比例外。首先,此次火星探索計劃,從已開始立項就是一個國際合作項目。前期由中國航天局與俄羅斯航天局共同合作,後期還將通過招標的形式搭載各國的火星探測任務。
此次,中國自主研發的火星探測着陸器關鍵試驗一經獲得成功,就立即就邀請了部分外國駐華使館以及國際組織人員前去參觀,實際上就是在向世界展示中國的技術能力,在為後期的合作招標打好基礎。相比於,美國的獨佔太空戰略,中國人採用了共同開發太空的策略。這種方式不僅更加經濟,而且能夠集中全世界的優秀人才和技術,避免了中國自己走彎路,也避免了世界各國之間的猜忌和競爭。
太空如此廣闊,獨佔對中國沒有意義。中國航天傾舉國之力跨越產業發展的初期門檻后,如何破解產業化的發展要訣,轉變成為中國經濟轉型的一部分,這相比於中國太空戰略本身,則顯得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