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英國成離岸人民幣交易市場一哥 香港勿錯失歷史機遇

撰文:陳放
出版:更新:

倫敦金融城於周一(11日)發佈人民業務季度報稱,2019年二季度倫敦離岸人民幣市場日均交易量約為850億英鎊,按月增長近10%,按年增長超過20%。6月至8月間,發生在倫敦的日均人民幣清算額高達439.7億元人民幣,較上個報告期增長18.4%。

此外,中國與英國之間的人民幣跨境結算也創下新高。截至2019年8月,中英之間的人民幣跨境結算猛增48%至3,770億元人民幣,超過2018年全年結算額。倫敦金融城公司政策主席凱瑟琳·麥吉尼斯(Catherine McGuinness)表示,「倫敦金融城也已經成長為人民幣交易的主要樞紐,通過倫敦的人民幣外匯交易規模遠超其他任何金融中心」。

近年來,隨着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離岸人民幣交易發展活躍。(視覺中國)

8月香港離岸人民幣外匯交易比重降至24.37%

目前,英國仍然穩坐離岸人民幣外匯交易市場的第一把交椅。唯一能夠對英國發起衝擊的香港由於社會動盪導致市場份額不升反降。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發佈的數據顯示,8月香港離岸人民幣外匯交易佔全球的比重從年初的29.18%下降至24.37%;8月英國離岸人民幣外匯交易佔全球的比重反而從年初的36.68%增至43.9%。

與英國相比,香港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優勢更大。首先,香港一直是中國對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建國初期,毛澤東便提出了對香港「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針,為新中國留下了一個與外部世界交往的重要通道。改革開放之後,香港成為中國內地獲取投資和進行國際貿易的中轉站。

據中國政府統計,1979年至2007年,中國內地實際使用港資累計3085.33億美元,佔全部實際利用外資的40.4%。1979年,中國內地佔香港轉口貿易的比重僅為6.6%;而2018年香港57%的出口貨物來自中國內地,55%的進口貨物目的地是中國內地。

香港是中國商品重要的轉口貿易地。(視覺中國)

中港互聯互通帶動人民幣資金往來

其次,中國政府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對香港寄予厚望,也提供了許多方便。2014年11月,中國正式啟動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通機制(滬港通),打通了港交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股票交易通道;2016年12月,仿照滬港通,中國又啟動了深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深港通)。滬港通和深港通使香港成為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的快速通道,往來交易額不斷攀升。

股票市場互通的成功促使中國內陸進一步向香港開放債券市場,2017年7月,中國內地與香港之間的「債券通」上線,這是內地首次允許境外投資者通過內地與境外債券市場的基建連接,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2019年2月,「債券通」一級市場信息平台上線,內地發行人可直接在「債券通」發行債券吸引境外資金。如今「債券通」的日均交易量已經從剛起步時的10億元人民幣左右上漲至近100億元人民幣。

港交所是連接中國內地和國際資本的重要樞紐。(新華社)

澳門成另一個人民幣離岸市場

可以說,中國在開放資本市場的過程中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香港。然而,嚴重的社會動盪動搖了中國繼續向香港「下注」的決心。人民幣國際化和金融開放關係到中國的發展戰略,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

2019年6月17日,中國證監會和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發佈「滬倫通」聯合公告,原則批准上海證券交易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開展股票互通交易。2019年10月12日,中國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曉軍在嶺南論壇上表示,「成立澳門證券交易所的方案已經呈報中央」,這表明在澳門打造新的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大幕已經拉開。

對於中國來說,打造人民幣離岸市場是在一定資本管制條件下進行金融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的必經之路。而對於以金融服務業為主的香港,獲得人民幣離岸市場優先地位不但能保證經濟發展和就業,也能穩固其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因此,希望香港能夠把握歷史機遇,早日回復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