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美國經濟數據強勁 特朗普仍期望聯儲局減息?

撰文:安震
出版:更新:

美國超預期的零售數據公佈後,市場依然認為美聯儲即將減息,但如果美國經濟真如特朗普所說那樣處於史上最強週期,聯儲局就應該加息而不是減息。

美國於周二(16日)公佈了被市場成為「恐怖數據」的零售數據。美國6月零售銷售月率實際0.4,大幅超出市場預期的0.2,略低於前值0.5。其後聯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在法國巴黎發表演講,稱「美國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在增加,當局正在密切關注這些方面的發展,將採取適當行動以維持經濟增長」。

特朗普多次公開指責聯儲的貨幣政策不利於美國經濟。(視覺中國)

由於數據超出市場預期,表明美國6月消費強勁,美儲局減息預期稍有變化。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儲局觀察數據顯示,截至7月16日,市場預期美儲局將在7月31日議息會議減息25個基點的概率又72.9%小幅下降至70.8%;減息50個基點的概率從27.1%上升至29.2%。

受到消息面影響,美股三大股指小幅低開,道瓊斯指數跌0.07%,納斯達克指數跌0.12%,標準普爾500指數跌0.17%,隨後呈現震蕩整理行情。國際金價也在零售數據出爐後迅速回落,美元指數則短線沖高,但兩者漲跌幅均不及1%,整體市場反應較為平淡。

美聯儲每次貨幣政策調整都會在全球人行引發連鎖反應。(視覺中國)

美國6月PMI仍處擴張區域

從最近公佈的經濟數據來看,美國經濟增長似乎仍然強勁。6月製造業PMI(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採購經理指數)51.7,與5月數據基本持平,仍處於擴張區間;最近公佈的製造業新增訂單大幅增長;6月失業率3.6%,仍然維持在4%以下的歷史低位,在經濟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CPI(Consumer Price Index,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不升反降,由此前的同比增長1.8%降至1.6%。

一直以來,失業率和美債收益率利差一直是市場觀察美國經濟走向的關鍵指標。但這一指標似乎正逐漸失去其參考意義。早在今年5月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Warren Buffett)被問到對美國經濟看法時直言自己看不懂,稱美國經濟已經超出了教科書範疇。

巧合的是,作為美儲局利率決策者之一的鮑威爾7月11日發言中也認為「菲利普斯曲線(Phillips Curve)」已經在美國失效,失業率和通脹之間的關係已經崩潰。換句話說,菲利普斯曲線在美國已經成為一種悖論。

鮑威爾出席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聽證會時表示,50年前,經濟疲軟、失業率和通貨膨脹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但至少在20年前,失業率和通脹之間的關聯就變得很弱,而且這一趨勢還在增強。

從近期美國經濟數據顯示,通脹與失業率關係已脫鈎。(視覺中國)

料本月聯儲局將減息

所謂菲利普斯曲線是新西蘭經濟學家在1958年提出的概念,其中的邏輯是,如果失業率降低,意味著經濟需求旺盛,企業盈利狀況良好,處於強勢擴張區間,此時雇員薪水提高,消費需求強烈,推升物價上漲從而反應到CPI水平;隨著雇員薪資水平不斷上升,企業成本越來越高,最終無法支撐導致虧損,繼而引發裁員,失業率上升,經濟蕭條,需求萎靡,物價水平降低,壓低通貨膨脹,甚至是出現通貨緊縮。而失業率和通脹水平之間的邏輯關係隨著經濟周期循環往覆、反向交替,構成了市場觀察美國經濟的先導指標。

經濟學家認為,失業率下降,預示著通脹水平上昇。而國家中央銀行通過貨幣政策調節,力求失業率和通脹水平在合理的區間平衡。當通貨膨脹率過高時就採取緊縮貨幣政策,付出的代價就是未來失業率會上升。當失業率過高時就放鬆貨幣政策,付出的代價就是未來通貨膨脹率會上昇。

美儲局目前面臨的情況恰好非常微妙,一邊是史上最低的失業水平,另一邊1.6%的通脹率也較為合理。按理說美儲局衹要按兵不動,靜待需求復甦,美國通脹自然會在未來一段時間逐漸走高,但美儲局似乎不斷暗示要減息加速這一進程。就連市場也這樣認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觀察顯示,預計7月末美儲局維持現有利率不變的可能性為0,市場認為美儲局利率決議只有兩種情況——減息25個基點或50個基點。

美國經濟學家Peter Schiff認為,美儲局減息的主要原因是為了防止股市泡沫破裂。然而,無論美儲局做什麼,衰退都會到來。一些經濟學家認為,聯儲局突然轉向鴿派立場,是試圖將經濟下滑推遲至2020年大選之後的無奈之舉。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公開表示,美國處於歷史上最強勁的經濟周期,但這只屬助選宣傳。鮑威爾並不認為,邏輯非常簡單,如果他也持有相同觀點,美儲局應該加息而不是減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