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政策陷入窠臼 中國經濟的「大困局」

撰文:陳放
出版:更新:

昨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毛盛勇表示,中國經濟增長越來越依賴內需的增長和消費的壯大。然而,在擴大內需上,中國的投資消費刺激政策卻陷入窠臼。

昨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19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2019年二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6.2%,低於大多數分析機構的預期。

香港01在文章《中國GDP增速放緩 貿易戰外另有原因?》中認為,二季度中國經濟表現欠佳的直接原因是內需不振。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毛盛勇在答記者問時表示,中國經濟增長越來越依賴內需的增長和消費的壯大,中國政府未來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育和壯大國內市場上。

中國2019年二季度GDP增速僅為6.2%。(新華社)

減稅降費難以直接拉動內需

拉動內需可以從收入和支出兩方面入手。在收入端,政府可以通過減稅降費的方式降低企業和居民的負擔,從而達到鼓勵投資和消費的目的。在支出端,政府可以加大基建投資、提供耐用品消費優惠政策和房地產刺激政策。

在2019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減稅降費是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重點。2019年製造業等行業的現行增值稅稅率將由16%降至13%;企業承擔的社保繳費比例將由20%下調降至16%;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征點將從月銷售額3萬元(人民幣,下同)提高到10萬元。此外,個人所得稅增加了抵扣範圍,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贍養老人等支出在繳納個人所得稅時皆可享受抵扣。

然而,收入端的改善並不一定會產生提振內需的效果。當企業和個人對經濟預期感到悲觀時,即使收入改善,企業和個人也更傾向於增加資金儲備而非投資和消費。因此,從支出端拉動內需的方式更加直接,也更加有效。

減稅降費恐難直接刺激企業和居民的投資消費慾望。(新華社)

排除房地產 拉動內需的工具有限

在支出端的三個方向(基建投資、耐用品消費和房地產消費)上,房地產消費顯然不能繼續鼓勵。房地產市場對地方經濟和財政的左右,導致市場資源配置效率大幅下降。如今,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已經成為資本的「堰塞湖」,其中沈澱了央行多年來釋放的流動性和大量的居民財富。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數據顯示,中國居民部門債務佔GDP的比重從2008年的17.9%快速增長至2018年的53.2%。中國央行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居民部門貸款增加3.76萬億元,佔到了全部貸款纍計增加額的37%以上,其中大量資金由居民住房按揭貸款構成。在很大程度上,居民部門貸款負擔的增加導致居民消費能力下降。

因此,對中國經濟來而言,繼續刺激房地產市場無異於飲鴆止渴。在支出端,中國政府能夠用來刺激內需的工具只剩下基建投資和耐用品消費(主要是汽車和家電)。

中國房地產市場仍處於政策抑制階段。(新華社)

資金面收緊 基建投資難「出彩」

經濟學家林毅夫認為,基礎設施影響每個企業的交易成本和投資的邊際收益;在經濟低迷時投資基礎設施建設不但能夠增加短期需求,也能夠提高長期經濟增長率。然而,基建投資需要政府真金白銀的投入。2019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僅鐵路、公路和水運投資計劃就高達2.6萬億元,而中央預算內安排資金衹有5,776億元。

對於地方政府來說,2019年專項債券計劃安排2.15萬億元,雖然比去年增加8,000億元,但是由於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以及對房地產市場的持續抑制,地方政府的資金也不寬裕。政府想要完成投資計劃,衹能向銀行和民間進行項目融資。然而,基建投資的收益率低且投資回報期長,對銀行和民間資本的吸引力始終很弱。

簡單來說,基建投資離不開資金的支持。2015年中國政府採取「去槓桿」政策治理表外融資和影子銀行後,基建投資增速迅速從20%左右下降至個位數。2019年基建投資仍受到資金來源的制約,如果下半年資金面沒有改善,那麼今年的基建投資對內需的拉動作用將十分有限。

基建投資是政府拉動內需的主要手段之一。(視覺中國)

舊「政」重提 消費補貼政策恐難奏效

在梳理所有選項後,拉動內需還可以通過鼓勵耐用消費品來實現。發改委於上月3日發佈了《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昇級 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方案重點提及了推動新能源汽車消費、「汽車下鄉」和家電更新換代等政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曾成功通過消費補貼政策提振內需,走出經濟衰退。2008年至2013年間,中國相繼推出「家電下鄉」、「以舊換新」和「節能補貼」三大政策;2009年和2015年,中國兩次出台減徵汽車購置稅方案,效果顯著。那麼,新的鼓勵消費方案能夠取得相似的成績嗎?

此前的消費補貼政策之所以能夠有效地提振內需,是因為農村電網、路網、信息網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提前釋放了農村地區的消費潛力。如今,中國政府再次推出的新能源汽車消費鼓勵政策和「汽車下鄉」政策所面臨的困境正是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充電樁不足(利用率低)、停車位缺乏等問題已經對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形成制約。

家電方面,在上次「家電下鄉」政策過後,農村市場的家電保有量迅速上昇。據《Wind》數據顯示,農村百戶彩色電視機保有量已經超過100台,冰箱和洗衣機的保有量也超過了80台,僅空調和抽油煙機還有一定的增長空間。因此,缺乏農村空白市場形成的龐大消費力,本次家電消費的鼓勵措施很難取得曾經的效果。

此外,消費鼓勵政策本質上是通過財政補貼消費。然而,減稅降費後的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都已捉襟見肘,難以拿出足夠的資金。因此,消費鼓勵政策的補貼力度和拉動內需的效果也將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