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還是淨出口國 中國大豆為甚麼輸給美國?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中美貿易談判暫告一段落,目前情況良好,市場期盼兩國最終會達成協議。今次貿易戰的主角產品之一就是大豆,去年中國大豆九成都要靠進口,從外國購買了8,803.1萬噸大豆。不說不知,原來1990年代,中國還是大豆淨出口國,為甚麼20年後情況卻完全不同?

去年進口量降7.9% 仍佔進口糧食逾80%

2018年貿易戰開打,中國大豆進口量按年下降7.9%至8,803.1萬噸,雖然要7年以來首次下降,但仍佔糧食進口量超過80%。

人均消耗量大升 植物油自給率僅30.8%

由大豆出口國變成進口國,有專家指出,其中一個原因是生活質素改善。《新京報》報道,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國家科技部「十三五」農業農村科技規劃組組長王濤指出,中國2016年居民全年人均食用油消耗量上升至24.8公斤。這種情況下內地產量根本不夠供應,2016至2017年中國植物油自給率只有30.8%。

上星期國新辦的記者會上,有官員指出,中國每年的大豆需求量約在1.1億噸左右,而產量在1,600萬噸左右,也就是說85%都要靠進口。

大豆不是永遠都圓潤飽滿的,這是失收的阿根廷大豆。(路透社)

品質不好出油率低 人手生產成本太高

除了消耗多了,另一個原因是中國生產的大豆既差劣又貴。中國大豆出油率低,生產成本高,連壓榨企業都不願意採購。

出油率低是因為大豆的品質不好,而生產成本高,則與生產方式有很大關係。

以中國東北為例,當地已經是中國最重要的產地之一,但種植面積不斷下降,農民更喜歡種植水稻和粟米。王濤指出,水稻和粟米由播種到收成,已經可以全機械化生產,但大豆的機械化程度低,很多部份工作還要用人手。

人手種植的結果是產量低,生產效率低,成本高企,導致產品價格高過進口大豆。

中國大豆農地不少還是以人手種植,生產成本自然較進口貨高。(路透社)

粟米也未全機械生產 售價高進口價1倍

其實國產貨價格高過進口貨,並不是大豆獨有的現象。由於一些地方種植粟米仍未完全機械化,就算不計運輸成本和關稅,市場售價也超過1元,而進口粟米的價格只要0.5元多一些。

由於價格差價太大,不少糧食企業都不願意購買國產貨,偏好購買進口貨。

一號文件振興大豆生產 但進口為主不變

早前中共中央發出了2019年的「一號文件」,提出穩定粟米生產,以及實施大豆振興計劃。計劃要穩定地恢復大豆種植面積,研發優質高產品種,以及培育新的大豆企業,提高生產水平。不過,農業農村部官員指出,未來「以進口大豆為主的格局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