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杜魯福到人人都是影評人 電影與影評的孿生關係

撰文:劉健華 戴嘉達
出版:更新:

《電影筆記》催生及孕育出法國新浪潮導演,在本地電影雜誌中,《電影雙周刊》曾經與港產片在1980、90年代的黃金時期一起享負盛名,卻在2007年因銷量下跌而停刊。《雙周刊》努力嘗試過進駐互聯網,可惜也不復當年勇,至今仍未有一個立足於香港本土、生產電影評論的綜合平台。在人人都是影評人的年代,除專業影評人外,博客、網紅KOL或者身邊每個人都可對電影作出評價,排山倒海的資訊把人淹沒。我們請來影評人何故談在《雙周刊》與互聯網寫影評的分別,曾執導《愛.尋.迷》的文化人陶傑以個人及導演的角度分享對影評的閱讀態度及心得,還有電影公司老闆馮意清講到對於網路影評的處理手法。
攝影:符祥定、梁碧玲

杜魯福提出著名的「作者論」,認為導演是電影作者,影評莫不集中討論作者創作動機及電影手法。在《法國電影的某種傾向》發表50年後,《電影筆記》再以杜魯福作封面(右圖),探討其生前留下的作品。
以金城武做封面的《電影雙周刊》。

1954年1月,一位22歲的年輕人杜魯福,在雜誌《電影筆記》發表《法國電影的某種傾向》,徹底地批判當代法國影壇的守舊作風、偏重中產階級口味、傳統文藝腔表達等積存已久的問題。

這篇文章面世後5年,杜魯福終於擱下了鋼筆,轉而到攝影機的戰線,與其夥伴戰友高達等影評人,執起導演筒用影像言志,為法國影壇注入新動力。

在法國新浪潮的誕生一事上,足以引證影評對電影的重要性,甚至見到兩者之間的孿生關係。

本土的深度影評

《電影雙周刊》遵從以賞析電影為主的路線,藉着介紹中外電影拓闊本地觀眾的視野,刺激港產片的進步,與此同時也出於遷就大眾市場的考慮,逐漸添加更多娛樂成分,這點在1990年轉印彩色版後日益明顯,但是經營了28載後終於不敵本地電影市場低迷,在2007年因為銷量下跌而停刊了,比港產片更要先行一步。

停刊後《電影雙周刊》斷斷續續作過網上版新嘗試,最後只成偶爾張貼資訊的專頁。其實進入互聯網世代,特別是社交平台的出現後,資訊傳播的方式轉變,被傳播的內容也起了很大的變化,藉着這個開放便捷的平台,除專業影評人外,還有博客、網紅甚至乎身邊每一個人都可作出電影評價,基本上可說是一個「人人都是影評人」的時代。

傳媒人何故:一套再爛的電影都有精彩地方

曾多次為《電影雙周刊》撰寫影評,活躍於大眾媒體的傳媒人何故指出,單單在字數上,互聯網的文章與過往報章雜誌已有很大的差別,「你隨意簡單寫幾句,不一定要寫得長,都可以成文,有時愈短愈易有迴響。」網絡上影評有別《電影雙周刊》做法,「以前我們寫篇文很花時間,例如要評價王家衛的《擺渡人》,起碼要翻箱倒槓,查閱王家衛以前幾部電影,做些不同的比較,用回梁朝偉用回金城武,剛比較那部分已經成千字」。

字數未必與質素掛鈎,何故沒有全面否定言簡意賅的影評,「一篇文200字,無可能做到嚴謹論證,關鍵是文章用什麼立場寫。他們都是觀眾,有權發表感想。當年我在《電影雙周刊》寫文,我都覺得自己在發表觀影心得,分享或者感受,但為業界好就不要發表謾罵的言論,或者被騙經驗式的影評。」

有網絡影評劍走偏鋒,只重情緒發洩,這並不值得人鼓勵,「看電影不會浪費時間,一套再差再爛的電影,都有精彩的地方,不應被情緒主導去發言,電影本身爛與否,不一定關乎製作質素,有時與你個人的觀影經驗也有很大關係,即使你真的覺得爛,要發表感想時,都有責任提出理據去支持。」

何故認為任何人的意見都有偏差,即使專業影評人,意見偏差也只是相對地少。
陶傑指讚彈影評都看才是成熟影評讀者的態度,要有成熟影評讀者,就要有成熟影評人及電影消費市場。

作家陶傑:成熟影評讀者的態度

如何觀賞一套電影,有很多方法,著名文化人陶傑指出,「因為電影是一個複合的工業,有劇本、人物、演技、美工、音樂、主題、弦外之音,除咗你話爛之外,或者畀個爛蘋果評分,這是否公平?哪一方面爛?爛的程度又如何,你都要解釋清楚。」

同時,陶傑又講到如何看待其他人的觀後感,也可以有很多角度,「影評無論是讚或彈都要看,因為一個成熟的電影觀眾,入場之前先看看影評,你都是想綜合各家不同的角度,然後入到戲院時,便知道要留意哪些細位環節,這才是一個成熟影評讀者的態度。」

在不同的時代,不同人看不同的電影,都有不同的得着,陶傑續說,「就像400年來對莎劇的劇評,寫了幾億字還未寫完,一套《王子復仇記》,直到今日都繼續有新的角度,看電影寫影評都可以是這樣。」

當然,一般觀眾並不是專家,但是陶傑也建議他們要見識博雜,便要多看不同的電影。

馮意清做過導演、演員、電影老闆,從台前到幕後,他自然有多番體驗。

電影公司老闆馮意清:影評多樣化 讀者更有挑戰性

由單向的媒體影評到現在百花齊放全民皆是影評人,影響的不只是觀眾本身,還有真正的得益者、電影公司老闆。

即將上映的歌舞片《星聲夢裏人》(La La Land)獲獎無數,在香港上映前已贏得觀眾口碑,《星》片發行公司鐳射娛樂有限公司老闆馮意清(Allan)說:「口碑已成為一齣電影成功不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尤其對小型片來說,大片影響沒這麼大,無論《蝙蝠俠》、《超人》拍得幾差都會有一定票房,像最近《自殺特攻》,電影拍得一般但依然大收。」

馮意清同意現在的影評生態已經改變,以往影評人未必有機會和渠道發布,現在人人也可隨意在網上寫影評,以往影評人能帶來的影響力現已徹底分散,對讀者來說,是難度高了,因為再難以識別什麼是有分量的影評。

最需要的是open up

這意味要給「專業影評人」一個真正的專業資格嗎?但是馮意清亦不贊同:「這當然有好有壞,好的地方是能保證質素,但是壞處是若電影牽涉政治或敏感事態,就算是一齣好戲,但若果他們不認同的話都會死,其影響力慢慢變成『至尊無上』,這未必是好事。」

他認為影評世界最需要的是open up(開放):「只要是一齣好戲,就算有10個人說不喜歡,都會有100個人說好,每套電影都一定有好的地方。」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