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Reader】《時尚現代性》衣著蘊含中國現代軌迹
電影《穿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 )裏有這麼一幕︰當時裝雜誌總編輯「惡魔」(梅麗史翠普Meryl Streep飾演)正審視兩條藍色皮帶時,雜誌新丁(安妮夏菲維Anne Hathaway飾演)在旁竊笑,因為皮帶方扣還是圓扣,對她這個時裝外人而言,是沒有分別的。此時,「惡魔」矋她一眼,指出她的蔚藍色冷衫其實代表時裝界數以百萬計的投資和努力,當新丁堅持她跟時裝工業無關,事實卻是她穿的衣服由編輯房內的人決定。
其實夏菲維那角色的知識分子頭巾氣其實是自以為是,時尚於近20年來已在歐美日成為一門顯學,最廣為人知、對時尚現象作出嚴謹分析的學術期刊Fashion Theory 便早於1997年創辦。在華文學術寫作界中,最著名的時尚研究者是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的張小虹教授。張教授著作甚豐,興趣集中於性別和時尚文化,著有《在百貨公司遇見狼》、《情慾微物論》及《穿衣與不穿衣的城市》等,最近由聯經出版的《時尚現代性》是她耗10年完成、從時尚文化現象入手、發掘背後隱含的中國現代性深層結構、甚至反省西方文學理論的巨著。
張小虹告訴我們,魯迅思索他的腳的尺寸大小,其實是他感時憂國症候群的一端;鴉片戰爭勝負底線除了船堅砲利,也在於軍裝剪裁;陰丹士林藍染織技術與全球資本流動、新生活運動、抗日愛國主義息息相關;台灣日據時期旗袍的縐摺設計不妨就是殖民地現代性政治的實踐;一九二○年代兩截穿衣或直筒剪裁與現代性的速度、動能訴求一體成型。
千萬不要被「學術」二字嚇倒,所謂時尚研究其實可以是非常貼地的,就像史翠普的電影對白所言,一件廉價藍色毛衣背後隱藏了時尚雜誌的文化權力、跨國資本的消費市場和科網年代的資訊流動。張小虹從魯迅思考他的腳的尺寸,找到他的憂國情緒;在「陰丹士林」藍染技術剖析抗日活動和愛國主義;由台灣日據時代旗袍設計發現殖民地的政治實踐。張小虹見微知著,像偵探一樣將民國以來的時尚仔細查考,為讀者梳理出另類現代性的迹象,反思東方vs西方、傳統vs現代、陽性vs陰性這些不必要的二元對立思維。
時尚當然有其膚淺虛幻的一面,但原來以認真的學問態度來對待時尚文化,可以發掘背後的社會和科學改變。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在打扮之餘千萬也要當個有深度的讀者呢。張小虹的《時尚現代性》讓身為華人的我們,面對西方壟斷的時尚世界時,有能力重新思考我們在衣著上的身分和角色,是否緊隨西方一套便等於好事?我們如何創造屬於自己的當代風格?這些都留待讀者自行翻閱,各自修行了。
《時尚現代性》
作者:張小虹
出版:聯經
旺角樂文書店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