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紅十字會關注情緒健康 培訓青少年工作者提供支援
疫情下我們都經歷了不少改變,青年人在學業、工作、家庭、社交、健康等各方面均面對挑戰,可能會感到不安、焦慮、無力,甚至衍生出一些情緒問題。作為與青少年同行的工作者如何可以在疫境中幫助年青人?同時,有沒有相關的資源配套去協助青少年工作者呢?為回應上述需要,香港紅十字會推出Journey Together「心程」青少年工作者培訓計劃,透過與業界不同持分者合作,培訓青少年工作者,提升他們對支援及照顧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意識及能力,陪伴青年人渡過艱難時刻。今次請來香港紅十字會社區關懷服務部副經理(心理支援服務)黎裕龍(Damian)及計劃參加者李珮詩(Percy)分享。
攝影:龔嘉盛
身為青年工作新鮮人的Percy,日常服務的對象是大專生,負責培養青年領袖及推廣大專生參與志願及人道服務,以往以海外服務和活動為主。受疫情影響,原定的計劃都暫停,工作性質亦因而轉變。Percy積極在新常態下探索可供大專生參與的活動,主力轉攻線上模式,她認為心理健康及情緒支援是切合大專生需要的題目,在生活不斷出現變動的情況下,大家容易忽視心理健康。素來對心理及情緒健康題材有興趣的她,具備基礎的理論知識,但一直未接受過專業而正式的訓練,對應用知識及傳播的工作苦無對策。Percy得悉香港紅十字會舉辦Journey Together「心程」青少年工作者培訓計劃後,二話不說就報名參加。
「參加計劃是因為被互動教材套所吸引,教材套理論與趣味兼備,很適合應用於我日常的工作。課程內容非常充實,三小時的過程中不只受訓,更可學習如何照顧他人情緒及心理健康,藉此探索自我。由覺察情緒到辨識情緒狀態,繼而接納情緒,尋求方法照顧自己,整個過程對了解自己相當有用。」
Percy面對工作性質的臨時轉型,實屬疫情下的冰山一角。疫症的出現形成新的網絡常態,驅使各行各業開拓線上互動的工作模式,尤其青少年工作,為迎合青少年的潮流之餘,更可擴大受眾的接觸範圍。
Journey Together「心程」計劃 互動教材套助青少年工作者提供服務
一連串的社會事件及疫情為市民帶來不同程度的衝擊,香港紅十字會關注市民的身心健康,推出綜合社區恢復計劃,提升社區的凝聚力及應對危難事故的能力,近月推出的Journey Together「心程」青少年工作者培訓計劃正是其中一項。
Damian介紹Journey Together「心程」計劃:「計劃是由臨床心理學家為不同機構及類別的青少年工作者進行三小時的培訓,並提供教材套讓參加者於線上或實體的青少年活動上使用。教材套包括互動短片及社交媒體小遊戲,跳出固有教學模式框架,讓青少年於不同場景下選擇不同行為,一同經歷故事發展,了解有關情緒的資訊,並引發思考及討論,認識情緒、自我照顧及朋輩守望的技巧,以增強抗逆力,提升心理健康。」
Damian透露早前試行的網上課堂反應熱烈,之後會再進一步開設公眾場次,歡迎更多有興趣的市民參與:「經驗豐富的同工反映課程有助他們溫故知新,同時令教學形式增加變化及創新,加強與青少年的互動,增加趣味;從事青少年工作的新鮮人可能較為缺乏經驗及教材,處理情緒議題或會感到無從入手,參加課程後,他們均表示互動教材套能於日常工作中應用,課程內容亦加強了他們的輔導技巧。課程適合任何界別青少年工作者,包括學校、非政府組織、青少年或宗教團體,或任何工作中有機會接觸青少年的人士參與,無須專業背景。」
在旁的Percy點頭認同,坦言會尋求機會應用所學於帶領活動上:「參與計劃後學習到帶領相關議題的技巧,令個人信心大增,期望學以致用。即將舉辦的活動中都想盡量加入情緒及心理健康元素,希望藉此提升服務對象對情緒及心理健康的認知。」
照顧個人情緒健康 給自己預留Me Time
疫情期間,Damian表示除了Journey Together「心程」計劃,香港紅十字會還提供不同類型的服務予大眾,例如「Shall We Talk」服務,為任何因疫情而受情緒困擾的市民提供預約心理支援服務,可以WhatsApp短訊 (+852) 5164 5040或Telegram @hkrcshallwetalk,預約已受相關訓練的職員或義工提供情緒支援服務,並由臨床心理學家作出專業支援。因應早前本港多個地區在限定時段被劃為指定區域或受限區域,香港紅十字會亦派出職員及義工到不同地區,向受影響市民派發防疫用品,並提供精神健康及防疫資訊。同時,香港紅十字會亦為隔離檢疫人士、醫護及前線工作者、學生、老師及家長設計了一系列的情緒管理小冊子,部分更有不同語文方便少數族裔人士查閱。
了解更多資訊:https://bit.ly/2Oiisqj
不少市民對照顧自己情緒可能一知半解,Damian為大家提供幾個「照顧情緒小貼士」:
1) 分配「Me Time」:預留時間與自己相處,覺察自己的情緒狀態;
2) 接納自己:接納自己有壓力及抒發情緒的需要,有情緒並非病態,接納自己有動力低、不開心的時間;
3) 尋找令自己放鬆的替代方法:在新常態下應維持規律作息時間,每個人都有放鬆自己的方法,即使生活計劃被打亂,亦要找一個令自己放鬆的替代方法,例如聽音樂、與家人聊天、與寵物玩耍、閱讀、煮食等;
4) 區分可控制及不可控制的事:掌握可控制的事有助安定心情,增加安全感。例如疫情的發展是不可控制的事,但我們可以準備好防疫的物資;
5) 向專業人士求助:假如情緒壓力已維持一段時間,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及健康,便應向專業人士求助,可考慮使用Shall We Talk預約心理支援服務。
有關Journey Together「心程」青少年工作者培訓計劃:
https://www.redcross.org.hk/tc/PSS/journeytgt.html
(資料由香港紅十字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