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感人語】鍾國樑從泳手轉戰幕後 促香港泳壇發展

撰文:劉家朗
出版:更新:

鍾國樑,人稱「肥樑」的他,是前香港游泳「距離王」,退役後從未離開游泳池,由運動員到教練,由教練到Sports Marketing,一直在幕前幕後為香港泳壇出一分力。他現於著名游泳品牌工作,交談中讓我們更了解Sports Marketing的工作及香港游泳的發展。
攝影:李孫彤
記:香港01記者 樑:鍾國樑

(李孫彤攝)

記:近況如何?

樑:現職Speedo的Sports Marketing,接近2年半,不時出外觀看游泳比賽,閒時健身減肥。Sports Marketing在Marketing中,是一個比較專項的部門,主要跟運動員和教練接觸和溝通。

(李孫彤攝)

記:工作具挑戰性嗎?

樑:Sports Marketing在亞洲來說還是比較新及比較少人從事,很多時要從零開始學。從工作中我體會到香港,甚至亞洲的Sports Marketing是不成熟的,在歐美的運動品牌總會有Sports Marketing這個部門,在香港多數由General Marketing同時負責運動員或教練的部分,這或許令他們感到難以溝通,因為大部分在General Marketing的人並不是運動員出身,未必能夠明白運動員的需要。

(李孫彤攝)

記:可以形容一下你的工作嗎?

樑:首先我們要支援運動員,他們在參加游泳比賽時所穿的泳衣是專門設計,所以要收集他們的用後感,採納他們的意見去研發新產品。我們也要收集教練的意見,然後更細緻及精準地調整產品給運動員,一般來說運動員多數會關注鬆緊程度或者浮水能力,教練則會覺得最重要運動員的舒服程度。在比賽層面,我們會準備後補物資,如果他們的比賽用品有破爛,我們便能夠隨時back up運動員。

另外,公司一直贊助比賽,例如世界盃游泳賽等,我們也需要跟各地游泳總會溝通。我們還會在比賽中做統計,例如不同游泳運動員使用比賽用品的習慣,從而分析市場的需要。

走遍不同大型的游泳比賽。(受訪者提供)

記:你以前是香港游泳代表,對工作有什麼幫助?

樑:去認識游泳運動員和教練其實沒有難度。我自己也會穿起泳褲去試,再給運動員試,說服力會大一點吧。除了我們公司的品牌,其他品牌也會試,感受其優點和缺點,然後反映給公司去改良產品。從泳手變為現時的工作,沒有以前那麼大壓力,因為游的不是我嘛!我覺得以前做運動員的時候,只顧成績而忽略了很多東西,現在做了一個幕後的人,發現原來在運動員背後有很多人在付出。

美國名泳將Cullen Jones(左)及Ryan Lochte(右)(受訪者提供)

記:Speedo在泳壇的地位?

樑:我們是龍頭吧。無論是剛剛上月舉辦的亞洲游泳錦標,或去到奧運,穿著Speedo泳衣入決賽的運動員是最多的,拿金牌的也是最多。這些數據用來證明我們的產品是行內的第一位。其實行內愈來愈難保持第一,因愈來愈大競爭,除了Arena,還有Mizuno、Asics、adidas等也有比賽泳衣。

兩位也是1500米自由泳好手,肥樑與孫楊(右)(受訪者提供)

記:你認為香港推廣游泳的程度?

樑:比以前好,但仍然不夠,要視乎政府支持,因香港跟其他亞洲國家還是差一段距離。近年賽馬會有資助低收入家庭的兒童學習游泳,不過我希望計劃是持續性,當中1,000個泳員可能有10個是精英,如果讓他們學識了後便再沒有支援訓練的話,便浪費了。

(李孫彤攝)

記:你認為香港游泳有什麼需要改善?

樑:我認為要有更多專業的教練。外國的教練分得很仔細,可能一個教練負責長距離,一個負責短距離,還有些分泳式,如果香港能夠做到這樣,可能有機會「殺出一條血路」,我知道現時香港隊有一個專責長距離的教練,希望是個好開始。

(李孫彤攝)

記:你走過這麼多站賽事,那一站辦得最出色?有什麼值得香港學習?

樑:東京站最出色。因為比賽規模大,所有國旗、運動員名等會以LED燈投射,音響又好,令人感覺是在參與一個世界級的大型賽事,運動員出場時也會興奮點。香港站缺乏宣傳,我認為可以做多一點泳池以外的活動,例如嘉年華等,令賽事變得更生活化及更貼地,就似香港網球公開賽或者七欖賽事。

(李孫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