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電影節】了解法式幽默的前世今生 感受從生活中提煉的智慧

撰文:何阿嵐
出版:更新:

香港人對法國或許有種情意結,只要食店、時裝沾上法蘭西氣息,感覺也會高級起來,連樓盤都用上「凱旋門」一名來突顯身價,也難怪財爺那一句「飲咖啡、睇法國電影」那麼深入民心。法國象徵了一種高級的中產品味,法國電影總會自帶大師或藝術電影的光環,除非是影癡,否則容易令人卻步。但法國電影也有其親民一面,比如當中的法式幽默,即是源自法國人的日常生活,對於法國人而言,並非那麼高不可攀。

法式喜劇電影 一種觀察世情的角度

喜劇曾是香港電影一大類型,回顧全盛時期的1990年代,成龍的動作喜劇、周星馳的無厘頭都大收旺場,但現只餘下新年檔期偶有一兩部雲集大卡司的賀歲片,不斷翻炒舊笑點。相反,近年法國出產了多部優秀的喜劇電影,不論題材和方式也反映出其多元文化。現今的法國人有多喜愛喜劇電影?

據統計,法國本土製作的電影,在票房頭10位的也是喜劇類型為主,不論是科幻大製作,還是小成本電影,都是笑片。好像曾在港上映,法國有紀錄以來入場人數最多的《歡迎光臨𠽌𠽌鎮》(Bienvenue chez les Ch'tis),以南北文化差異為題,描述一直被人漠視的北部地區,也改變了普遍法國人對北方地帶的偏見;另一部曾佔據排行榜三十多年的《橫衝直撞出重圍》(La Grande Vadrouille),由著名喜劇演員Louis de Funès 演出,電影開二戰時法國淪陷區玩笑,殘酷戰爭裏卻充滿喜劇氣氛。

旅法影評人Muyan提到現今主流法國喜劇,認為本質上與荷里活沒有太大分別,「但亦有一些充滿作者風格的作品,過去如積葵大地(Jacques Tati),或者剛離世的Pierre Etaix,就深受差利・卓別靈(Charlie Chaplin)和巴斯特・基頓(Buster Keaton)影響。」 Jacques Tati、Pierre Etaix兩位電影導演,也受法國藝術傳統的形體和默劇所影響;另一方面,傳統藝術文化也影響了導演的創作方法,好像今年法國電影節選映的 《淡淡哀愁》(Melo)和《Ma Loute》,導演阿倫雷奈(Alain Resnais)和般奴杜蒙(Bruno Dumont)也是相當有名的藝術導演,前者所執導的《去年在馬倫巴》或令很多影迷卻步,但晚年借助不同舞台劇本,拍出一部部風趣幽默且貼近普通觀衆的愛情電影;後者深受天主教所影響,以冷酷疏離、極度內斂的禁慾風格所見稱,但近年也涉足喜劇,以「不搭」感營造荒謬。

Muyan說:「這些電影有趣的地方並非在情節上,而是觀眾看到創作者一種觀察人和世界時所選擇的角度。」喜劇,不正是創作者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角度嗎?那法國喜劇又有何特色?

Muyan

筆名「Baby Dog」,旅法影評人,文章散見於內地電影雜誌「虹膜」及影評網站CinemAround 等。

浪漫與法國猶如畫上等號,而法國的浪漫喜劇也受觀眾所喜愛,圖為《Vicky》。

令人會心微笑的法式喜劇 需有法語基礎

喜劇電影在一般人印象中都比較通俗易明,甚至低俗胡鬧,香港的喜劇電影尤甚,為博君一笑,常以誇張的身體語言營造笑點,笑點一浪接一浪襲來,有為搞笑而搞笑之感;香港的喜劇創作者也少有借喜劇言志,不見背後的創作意念。而法國喜劇電影給人的普遍印象,則是喋喋不休的對白,無論在咖啡店、餐館,還是在大庭廣衆的街上,人物都大談自己對生活、感情看法,毫無顧忌地將自己私人一面展示出來,卻又不失優雅。從法國和香港兩地的戲劇電影,可看出兩地文化之不同。

香港人Sabrina在法國索邦學院修讀法國文學及比較文學,對她而言,如果要定義法式喜劇,那現在最大的特色是喜歡嘲弄一切,「不論是政治、城鄉地域,還是對各種各樣偏見,而法國人也喜歡自嘲。」

暑假期間,Sabrina曾在香港開辦法國文化興趣班,以電影、文學和哲學教授法語,喜劇電影自然也是她其中一種教學素材。「他們拍出來的作品不會令你捧腹大笑,而是令人會心微笑。如果你說起近20年來法國人自己會看的笑片,我倒可以介紹。」Sabrina舉《黐餐遊戲》(Le Dîner de Cons)為例,講述一班有錢人每星期都有一場比賽,他們要各自帶一個白癡共享晚餐,這部諷刺中產階級的黑色喜劇,從詞語、音調以至邏輯玩弄了法語的語言遊戲,對於要依靠字幕的海外觀眾,就未必人人受落,「因為要懂法文的人才會笑得出來。也要求看的人對法國社會、時事和語言有一定的認識,所以這些電影在法國很受歡迎,但海外成績就不怎麼樣。」Sabrina的這些觀察,從近年在香港上映的法國喜劇也能得到印證,得以在香港上映的法國戲劇往往都兼具勵志元素,向觀衆發放正能量,如《閃亮人生》(Intouchables),講述一段跨階層和種族的莫逆之交,就深受香港觀眾歡迎。

Sabrina Yeung

巴黎第四大學(巴黎索邦大學)法國文學及比較文學系博士生,在香港各大報章書寫法國文化。

混合高雅、低俗 法國人的幽默文化根基

 其實法國喜劇類型由來已久,在電影誕生前,文學、戲劇以至漫畫都帶着諷刺和批判時政的元素。以漫畫為例,早在19世紀,諷刺漫畫家就常常針對當時的統治者和中產階級,將他們形容成一群頭小肚子大的壓迫者,對皇室階層更絕不手下留情。像路易十六的妻子瑪麗・安東妮皇后,漫畫把她的髮型畫得能夠撐起一艘帆船,而有關其淫亂私生活的傳聞,則在漫畫家筆下,變成士兵將軍成群排隊跟她尋歡。

「法式幽默不容易去描述或定義,沒有英式幽默那樣清楚。但對我而言,也可分成兩種層次。」旅居香港的法國人Paul Sedille,對於自己民族源遠流長的諷刺文化有所體會,他認為法式幽默可分為高層社會的幽默和通俗的幽默—高層社會的幽默語言喜歡語帶雙關,狡猾、「毒舌」,「法國人說avoir de l'esprit,是指充滿機智的幽默感。從歷史來看,可以說從法國宮廷而來的幽默感,在法國大革命以後,新一批社會階層再將這種幽默感發展出來,特別在政治中。我們在政治歷史裏就有很多有名的笑話。」

Paul又指出,通俗幽默是從劇院裏的喜劇發展出來,比如西方文學中最偉大的喜劇作家之一莫里哀(Molière),辛辣地諷刺資產階級及貴族社會,也同樣嘲笑這群人附庸風雅、做作虛偽;還有vaudeville(滑稽通俗喜劇)裏的幽默感,粗糙不雅,用各種誤導觀眾的手法來營造幽默效果。Paul說:「這兩種方式也難分難解,創作者從一開始就混合在一起,如法國的國王也喜歡看莫里哀的戲劇;在現今流行的喜劇電影也會用上很多雙關和機智的台詞,但同時說很多髒笑話、髒話等等。」

法式幽默,是日常生活中提煉出來的智慧,也在傳統藝術文化中發揚。法國人珍視幽默,或許值得我們借鑑,特別在社會無力感上升的時候。除了走入戲院笑一笑外,幽默感在日常生活中也相當重要,甚至有消解政治威權的力量,不然我們就會走入大作家昆德拉筆下再沒笑話的時代……

Paul Sedille

巴黎第四大學(巴黎索邦大學)哲學及政治學碩士,現就職於傳媒。

第四十五屆法國電影節推介

《我與牛牛遊法國》(La vache)

導演:巫罕默德哈密迪

城鄉差異從來是法國喜劇的重要元素。阿爾及利亞農民為了參加農展會,帶上牛牛,千里迢迢走到巴黎,一人一牛上演一場另類公路喜劇,淳樸動人的人際關係更反映出當前法國農業面對的問題。

《老闆謝謝您!》(Merci patron !)

導演:弗朗索瓦盧芬

反映法國加工工廠關閉後的失業問題,更引得故事中的法國首富Bernard Arnault出面反擊。Jocelyne和Serge Klur這對夫婦在生產西裝的工廠工作多年,但廠方將生產工序搬移,導致夫婦二人不單失業,更連房子也保不住。Fakir 報社的創辦人決定幫助他們,過程極之瘋狂。電影今年在法國800間影院上映,超過26萬人次觀看,是近年最受歡迎的紀錄片。

《求愛水計劃》(L'effet aquatique)

導演:蘇維格阿斯帕

40歲的起重機工作員Samir在巴黎工作,瘋狂愛上游泳教練Agathe,千方百計想吸引她的注意,即使本已熟悉水性都要報讀她的游泳班,但很快被Agathe拆穿其伎倆。Agathe飛去冰島參與國際游泳教練大會,Samir也追隨她。沒有靚仔靚女,但同樣引得人快樂。

《親愛的陌生人》(Rosalie Blum)

導演:朱利安羅貝儂

《巴黎夢劇院》與《特攻闊少爺》編劇的首部導演作品,男主角生活平淡無味,生活圈子圍繞工作的髮廊、親戚、貓和什麼都干涉的母親,直到遇上了她。電影從三個不同角度,講述這個孤獨小人物的愛情故事,結局或許令觀眾感到出人意表。

日期:2016年11月23日至12月14日

地點:香港電影資料館、香港大會堂、百老匯電影中心、The ONE百老匯

www.hkfrenchfilmfestival.com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