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文化Dresscode】 壞孩子與壞鞋子

撰文:利銘滔
出版:更新:
萬萬想不到一Nike Air Max I 竟成了分辨好人與壞人的工具。(圖片:Nike)

香港自去年底開始實行《競爭條例》後,令波鞋街不少波鞋價格大打折扣,但若你希望添置新戰鞋到夜場「威威」,請小心考慮鞋款,皆因有些鞋款,總被定型為「壞鞋子」,得不到美人歡心,還隨時被夜店拒諸門外。

一對Nike Air Max 1令事主無法進入The Bank酒吧飲酒耍樂。(圖片:The Bank)

話說一名澳洲男子Aylmer打算到悉尼Newtown一間名為The Bank的夜店玩樂時,守衛卻因為他當時穿著Nike Air Max I而禁止他內進。事後Aylmer在Facebook貼文抨擊夜店的準則荒謬,夜店的回覆相當有趣,聲稱穿Nike Air Max I的人不是黑幫,便是被認定為黑幫的小混混,而在該店因販毒和打架被捕的人都穿著這款鞋子。為了把滋事份子排拒在外,夜店才實施這條規例。

這種對Air Max甚至是Nike的偏見並非個別例子,根據網絡流行用語字典Urban Dictionary,穿著Nike Air Max的人常被標籤為「鏟青」、滋事份子,他們飲大量的酒精飲品,談話內容離不開女人和自我吹噓;而「Dope Dealer」則更為直接,直指穿著Nike Foamposite鞋款的人為當地毒販,因為他們是少數願意花超過1500港元買球鞋炫耀的人。

這款Nike Foamposite也是名導演Spike Lee的心頭好,他更穿上限量版欣賞NBA賽事。(圖片:Getty Images)

然而,作為Nike的經典鞋款,Air Max在街頭相當普及,若你到西洋菜街走一趟,相信已看到不下十對,每年頻頻與不同潮流品牌Crossover推出無數新配色,是個歷久常新的經典款式;而Foamposite則是NBA籃球明星Penny Hardaway愛不釋手的球鞋,更在設計上開創先河,用上當年全新的橡膠技術,若被定性為「黑幫制服」,或許不甚公平。

 

其實,這種以衣着作為身份標籤工具的做法流行已久,到底這種標籤背後,是有跡可尋,還是無的放矢,似乎更值得大眾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