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星矢展》深度評 是展覽還是限定玩具排隊活動?
記者的母親大人在時代廣場工作,今早她來電跟記者說:「仔,樓下很多人排隊,是你小時候很喜歡、買了很多玩具那套卡通!」
沒錯!8月8日至8月31日,時代廣場將舉行《聖鬥士星矢三十週年》展覽,香港七八十後,很多人在中/小學時都曾在深夜看過無線播《聖鬥士星矢》,不少人更因故事中的希臘星座神話而嘗試參加觀星活動,是一代人的回憶。
有人投訴活動本身展品不多,主要活動就是購買幾款限定玩具,現在就來分享記者的觀後感。
唔係鐵、係聖衣 黃金聖衣展品為何很膠?
記者第一時間入場採訪,將圖片放在社交平台分享後,換來是「展品不如想像中細緻」、「消費元素太重」、「沒負起推廣動畫文化的責任」等留言,現在來說說我的感想。
第一感覺,香港真是地少人多,十二黃金聖衣的展區位於地面廣場,是一個長而窄的密室,12款聖衣一字排開,人與展品幾乎沒多少距離,記者使用30mm鏡頭,想拍一個全身照也有難度,因背面就是「聖衣神話」玩具的展櫃了。
回說12件黃金聖衣,在網上看圖就多了,實物真是首次見,感謝大會將展品從日本搬來香港。有人投訴聖衣不夠細緻,像一隻放大了十多倍的玩具。記者認識不少商場展覽品代工廠,向他們請教了,原來展覽品有很多客觀因素,比如搬運、安全問題、使用次數、成本效益;以現時這精細度、加上電鍍工序,說的是15至20萬港元一隻!也要請專門的搬運公司安排運輸。建議看圖就投訴的人,親身到場感受一下整體氣氛,自然會因為一份感動,忽略那些美中不足的細節。
女神像還是邪神像?
戶外展品中最滿意1:1射手座星矢和4米高射手座聖衣,造型帥到極點,尤其是後者,很期待入夜後配上射燈後會不會更宏偉!至於女神像,說實話很像中國某些主題公園中的邪神展品,那支女神杖也實在做得太厚,跟劇中的造型落差極大,但配上背後的聖域火鐘,整個畫面很有氣氛,令人有種走入「聖域」的感覺。
呃貨幣!我才不會排隊買玩具?
最後就是「消費元素太重」、BANDAI玩具不應是展覽主軸的指控。事實上8月8日首日展期中,入場9成人也是衝著4款限定版聖衣神話EX (射手、雙魚、天馬、鳳凰)而來,而且還有很多是排隊黨。問題是,沒有這些為了玩具甘願由早上7時排隊的人,搞展覽的成本從何而來?
如果香港真是有很多人接受動畫藝術是文化,我非常支持舉行星矢原畫展、分享會,了解星矢「打機過關」元素如何影響後10年的日本少年漫畫,但故事中將神話星座元素加入招式和裝甲上的聖衣元素,也是作品的一大賣點吧?當年的少年有誰不想買日本原裝「聖衣大系」合金玩具?沒錢也會想要盒台灣塑膠翻版呢,熱愛玩具跟熱愛作品本身又有無衝突呢?「我才不會為買玩具去星矢展」,這類言論跟FB出pose說自己不玩《Pokemon GO》豈不一樣做作?
這類人的言行太極端,但商業消費跟深入了解作品其實沒有衝突,更多人了解作品,才可製造更多潛在的新買家,這一點,展商跟玩具商實在可以多加正視,展覽中有很多空間加入故事簡介,以玩具製作經典場面時,加一些文字解說,豈非令玩具更具吸引力?
總體而言,銅鑼灣時代廣場早於2013年已舉行第1次高達展,不只製作了一對1:3高達渣古,還請到「高達之神」富野由悠季來港,感謝這份遠見,及後香港才有更多更多動漫商場展覽,今次又再跟BANDAI合作引入《星矢30週年展》,還是免費入場,如果網民只會批評而不支持,我實在無法認同。但同時,希望各廠商未來安排動漫節目時,多平衡不同觀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