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風格】阿伯的西褲哲學
撰文:吳嘉欣
出版:更新:
不經意的豪邁瀟灑
一條顏色偏沉、褲骨痕不算明顯、褲腳常會被摺起的西褲,或未必曾吸引過我們的視線,卻是時下阿伯嘆早茶、到公園散步、或到街上閒逛時的出門寶之一。
西褲對伯伯而言,不只是一塊舒適、方便的蔽體布,更是一個時代的生活記憶。從唐裝式微,到60年代初西裝褲款成為當時香港的潮流指標,甚至連當時的搬運「咕喱」都會買一套「看門口」——昔日的時尚奢侈品,在50多年的潮流巨輪更替下,變成在普通商店也能買到的大眾服飾,價錢亦愈來愈相宜,直教伯伯棄之不可惜,多買幾條備用亦不在話下。
年屆耆耋,鍾情的又豈是五花八門的花紋,還不如舒舒服服,更切合實際需要。褲上的活褶設計自此成為阿伯自在走動的重要元素:一個活褶可以承托褲袋,兩個活褶則可以讓雙腿在走動時有更多活動空間。褲袋的斜身設計,亦方便伯伯伸手拿取東西;萬一褲子買得太長,摺起便是——說穿了是應省則省,卻不經意散發出一種豪邁瀟灑。
策劃:蔡燕麗、吳嘉欣 攝影、剪接:葉璋時
特別鳴謝:每一位接受訪問的阿伯,你們都很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