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綠色生活】英70年代神秘「梣樹穹頂」雕塑謎底揭曉
它是一具雕塑場和一個穹頂;它仍在擴展和變化,全因它本由活生生、方興未艾的幼樹組成。天然植物經由人工調較和控制生長的角度和方向,製造出形狀、圖案獨特而又規則可循的景致,是生長雕塑(Living sculpture)的目的,東亞傳統藝術盆景植物就是一例。而英國雕塑藝術家David Nash在1977年開始創作的生長雕塑作品「梣樹穹頂」 (Ash Dome)就是一個大型的盆景。
「半天然」雕塑 至今仍在進化
David Nash的雕塑以樹木為主要材料,通常在森林、河流等自然環境就地取材創作或放置,與該環境原本存在的生物和死物互動,容許雕塑隨着時間變化、任其受風力、水力、光線等因素影響、自行發展,從而呈現充滿生機的自然美學,可歸為裝置藝術的另類流派。1977年2月,Nash把他位於威爾斯的家附近的一片林地定夷平,然後把22棵梣樹圍成圈種植。起初需要嚴密調控其生長方向,令樹幹形成一個近似旋渦的趨勢,令樹冠合攏而形成一個穹頂。將近40年後的今日,「梣樹穹頂」仍在生長,儘管不完全符合期望的規則,但形狀大體是個拱起的穹頂,加點想像力,望上去亦猶如22個圍着篝火起舞的土人呢。
多年來Nash一直隱藏「穹頂」所在地點,只知位於威爾斯西北部的史諾多尼亞(Snowdonia)國家公園範圍內,傳媒和攝影師往往在他帶領下經過極度迂迴曲折的路徑到達「穹頂」以作保密。在早年接受紐約國際雕塑中心(International Sculpture Center)訪問,Nash曾剖白「穹頂」背後的創作意念,是反映70年代國際社會在政治、經濟等領域困局,包括一種對人類現狀、與大自然關係失常的不滿:「為『穹頂』種樹時正值冷戰,世界仍充滿威脅。當時我國經濟不景,失業率高企,核戰迫在眉睫。當時人類屠殺地球;現在人類在貪婪作祟下亦然。英國政府朝令夕改,推出的政治和經濟的政策也很短期,我為21世紀種樹是一種表態,『穹頂』的就是長期投入、信仰使然的行動」。而BBC剛推出的紀錄片,為讀者介紹英國各處郊野共6個像『穹頂』般的裝置藝術,有興趣的海外讀者可以觀看,參詳Nash等藝術家的另類綠色創作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