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SD特約】《邂逅! 山 川 人》荃灣川龍展覽 生長中的藝術地圖
「邂逅!山川人」(“Hi!Hill”)是由藝術推廣辦事處邀請十三組藝術家與荃灣川龍村民編織出來的在地藝術展,讓城市人藉此邂逅鄉村的人、自然及生活,思考自身跟歷史的連結。
太陽透過村校玻璃,把窗花影子投射在白色牆壁的那天,川龍村民與十三組藝術家,跟我們邂逅了。川龍位於香港最高的大帽山山腰,這一條單姓曾氏的客家村,先祖由明朝永樂年間(1403年至1424年),從廣東省南遷到荃灣,聽說後來因為逃避海盜等原因,搬到現址大帽山山腰。不知多少人像我初次到訪川龍只為登大帽山?再次到訪,這次人特別多。中午我們在川龍村的茶樓品茗,聽著人們在前貫文公立學校校舍進進出出的腳步聲,彷彿聽到山川脈搏的跳動。
《邂逅! 山 川 人》穿越川龍貫文校舍的交錯時空
從彩龍茶樓的二樓看過去,正是貫文學校,遊人魚貫進入這所1988年停辦至今的鄉村學校,三十年來這天應該是它最得意的日子。藝術推廣辦事處安排四位藝術家在室外及室內進行創作,分別是黃國才《班房回憶錄》、鄧國騫《肚子》、梁志和《攝影者的記憶》及伍韶勁《八百八十里的晝夜》,學校不只是村民集體回憶的載體,藝術家利用這種關係,帶參觀者走進昔日的校園,在一磚一瓦之間追溯屬於自己跟母校和故鄉的故事。
黃國才《班房回憶錄》
「走進川龍村校,在散落四周的課室桌椅中,透過植物與光影穿梭,一起在鏽漬斑斑的回憶中,回味童年的苦與樂。」
鄧國騫《肚子》
「在房間訪談,光從外流進它,入夜自它溜走。總有些人在前;有些人在後,前後的人延續了某種呼吸。」
梁志和 《攝影者的記憶》
「緣於川龍居民和攝影家翟偉良先生在香港成長和對攝影的興趣,從一張老照片推展對情感、記憶和影像關連的沉思。
伍韶勁 《八百八十里的晝夜》
「如果東江水沒有輸入管道,隨著自然河流,經過日與夜,也會來到香港,抵達荃灣—像曾氏的祖先一樣。」
藝術家不是過客 作品正在一直滋長
川龍的農民在大帽山下種起香港西洋菜,時至今日,西洋菜田陪伴不少登山人士平安回家。這些風景算是藝術嗎?又怎樣的藝術才能打動人心、細水長流呢?
2017年初,創不同協作(MaD)受藝術推廣辦事處邀請,成為「邂逅!山 川 人」的在地藝術策劃伙伴。他們帶領其中九組藝術家走進川龍作田野研究,跟村民聊天,甚至開始在村內耕田、用川龍的泥土作陶瓷。本來因為時間而脫了色的川龍故事,因藝術家跟村民開始了互動交流,又再一次為故事上色,續寫了這裡的山川故事,在地藝術慢慢地延展到村外,提醒著我們別因為在尋常生活中太忙而忘記了自身的故事。
葉啟俊 《山旮旯OK》
這一部卡拉OK收錄由不同年紀村民挑選、改編自粵語或國語名曲的客家歌、數段山歌,全由村民親自演繹,配上字幕,大家一起學習客家話。
楊秀卓《田間的故事》
楊秀卓重視與村民合作溝通的模式,入村初期他邀請了村民共同裝飾村公所及村民居所的牆壁;他又夥同歷史教育工作者朱耀光博士,將川龍菜農的口述歷史概括並刻於木板供遊人閱讀。
黎慧儀《苧麻公園》
黎慧儀與其創立的田邊藝術研究所成員彭灼楹及王嘉星合作,聯同社區設計師郭達麟,從客家人熟悉的苧麻、艾草和雞屎藤著手,建造村民和動植物喜愛的小園地。
翟偉良《葉上的精靈》
翟偉良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期望藉是次展覽,向遊人介紹川龍不同品種的昆蟲,讓人了解川龍的自然美。
陳思光《新新相續》
川龍泥製成的茶杯,融入當地的飲茶文化中。
鍾惠恩及吳家俊《山水龍頭栓》
幾百年來,川龍村民依水生活,從過去種稻到現在種西洋菜,從清茶到山水豆腐……山水穿過水管流進人家。
李香蘭《川龍百態地圖》
李香蘭特別邀請村民Bobo畫上昆蟲為地圖點睛、Bosco繪畫家中毛孩及學生阿珊一同體驗和創作,串連起來浮現山川路徑以外的脈絡。
李淑雅《黑泥白石反光水》
希望藉著狗隻作品陪伴觀眾一起由川龍走到荃灣,相信每個人都會看到不同風景,有著不同的感受。
黃振欽《家家有神獸》
因城市、環境和地貌的轉變,黃麂、穿山甲、箭豬、鷹嘴龜、果子狸、獨角仙等動物慢慢成為川龍長輩們口中的「想當年」。是次計劃與村民合作,以木工重塑這些過往活躍於川龍的動物或昆蟲。
「邂逅!山 川 人」公共藝術計劃
展覽日期:11.3.2018 至12.8.2018
地點:荃灣川龍及前川龍貫文公立學校
開放時間:
星期一、二、四至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逢星期三休息
免費入場
www.lcsd.gov.hk/apo
Facebook/ Instagram: apo.hi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