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香港四大好建築 寓生死於自然

撰文:何桂嬋
出版:更新:

對於不少人而言,先人建築,或難聽點的叫法──死人建築,都是陰森可怖,如非必要,生人勿近。然而,只要有適當的空間佈局和鋪排,配合物料的運用與大自然元素的配合,死人建築不單是供先人永居長住的地方,同時也能安撫生者的情緒,供親友間簡單相聚,追思死者,與之對話。更甚者,死人建築可以是城市中難得一見,舒坦、寧靜的公共空間,供人靜思、放鬆。01攝影師以影像探索和合石和鑽石山火葬場及靈灰安置所之美,打破禁忌,開拓我們對死人建築的想像。

石塊、木條、泥土,各有其獨特形態和質感,互相呼應、映襯。(李孫彤攝)
以灰白為主調的建築物,加上建築師的寵兒──清水混凝土的加持,令建築物流露出獨特的灰土美學。(李孫彤攝)
和合石和鑽石山四個火葬場及靈灰安置所,雖不是最高的大樓,也沒有驚艷的海景,但設計細節上卻處處以人為本,如以苛若隱若現的外牆增加光線和迎空氣流通,又或以植物點綴空間,為生者帶來一絲平靜。(李孫彤攝)
藤蔓沿著牆壁緩緩向上伸展,人工和自然連成一體,一同生長,一同老去。(李孫彤攝)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逢周五出版的《香港01》周報,請即訂閱。

生死,原是自然的一部分──天空、陽光、泥土、空氣、花草、山巒、流水。(李孫彤攝)
先人建築可擺脫把建築物當作賺錢工具的市場法則,回歸自然、純粹,因而大量運用木材、清水混凝土等物料,展現低調簡約美。(李孫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