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本地農夫怕天氣突變 遇黃雨水浸隨時被困

撰文:侯彩琳
出版:更新:

【念慈菴葛根湯特約01天氣預報】常云農民要看天做人,因天氣好壞直接影響收成,花了多月甚至一整年的心血,隨時因天氣變化而全部報銷。本地農夫如何面對香港的一年四季的天氣變化?甚麼天氣最影響他們收成?《香港01》記者找來在上水塱原與農夫合作多年的劉善鵬,分享本地農夫面對的挑戰。

在早上8時,天文台錄得氣溫為18.9相對濕度為百分之84;一股清勁的偏東氣流正影響廣東沿岸,預測今日今日大致多雲,日間短暫時間有陽光,最高氣溫約23度,今晚有薄霧,吹和緩偏東風,初時離岸風勢間中清勁。(按此閱讀:【天氣預報】今日多雲有微雨 下周一轉涼最低17度

約8時,大部分地區氣溫約18至19度。(香港天文台)

長春社助理保育經理劉善鵬(煎Pan),大學主修生態,畢業後在長春社「禾‧花‧雀‧塱原生態農社」工作,在塱原跟農夫合作做生態復耕的工作。「禾‧花‧雀‧塱原生態農社」是長春社在「可持續發展基金」和「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撥款資助下成立,目的為保護及提高塱原的生態價值;發展塱原成為生態旅遊熱點。

煎Pan表示塱原主要種幾個農作物,一些是農夫自己出產售賣的,他們夏天會種通菜,冬天會轉種西洋菜。另外,一些是生態水田種植,一年一造的有慈姑、馬蹄,一年兩造的有稻米,第一造會在4月插秧7月收成,第二造會在 8月插秧11月收成。煎Pan認為塱原最好最舒服的天氣是11月,「秋天很涼爽,還可以看見藍天,稻田金色,秋收的時候來到塱原工作也好,自己散步看看雀鳥也好,也是很舒適的季節。」

塱原生態水田種植慈姑和馬蹄。(禾‧花‧雀‧塱原生態農社Facebook圖片)

但天氣差的塱原卻變得危險,塱原一下大雨可能半小時已經水浸,「我們現在行的路,下完雨可能半小時內已經全部浸了,因為天氣來得很突然,突然黃雨來是走不了的,有時被困在這裡,可能在小屋躲著等天氣好轉才出來工作。」天氣轉變對農作物有一定影響,煎Pan指「有時農夫要立即下田,用水泵把水泵走,否則菜會被浸壞。」天氣對農夫的收成有直接影響,「我們試過種米或種馬蹄苗時,也試過沒有雨水秧苗成長不到,我們要買另一批種或者去其他田取苗再種。」

11月是塱原稻田秋收的時間,稻田一片金黃色。(禾‧花‧雀‧塱原生態農社Facebook圖片)

除了雨水,高溫對塱原農夫來說是另一大挑戰。煎Pan指塱原最熱是夏天7月、8月,特別是颱風前的幾天,煎Pan表示「試過一點風也沒有,天是黃色的,氣溫可以達37度。」這些日子他們會盡量避免中午時間下田,但其實即使是早上9時多或4時多,還是像個蒸爐一樣熱,他們工作時一定要帶很多水、戴帽、塗好防曬,否則站在田半小時已經會感不適。

說到農夫看天做人的辛酸,煎Pan抬頭看著一片藍天表示「我想是農夫就是這樣,每日要看天有沒有水,太多又不能,陽光也是要充足,太強的陽光會旱災,農夫其實也看化了,天給我們甚麼就收成多少,農夫很重視收成,也希望大家珍惜收成,因為是是很多的心血和幸運才能得到收成。」

劉善鵬(煎Pan)與塱原農夫合作生態復耕的工作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