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秋冬品茶前先學沖泡技巧 茶職人溫提忌犯三常見錯誤

撰文:尹淑君 藍善婷
出版:更新:

秋冬季不少人愛喝熱茶暖身,其實不同季節有不同合適飲用的茶葉,例如秋冬主要飲用茶多酚氧化程度較高的茶,大紅袍、蜜香紅茶及熟普洱可以是三大選擇。但選好茶葉後,想品味一杯好茶,就需要懂得如何沖泡,「人在草木」的茶職人Season繼上次為大家示範「品茶」之道後,今次轉為教授大家沖茶技巧,同時指出原來不少人在沖茶時,較常犯下三大錯誤。

在上午8時,天文台錄得氣溫為18.8度,相對濕度為百分之86。本港地區今日大致多雲,初時有幾陣微雨,日間部分時間有陽光,最高氣溫約23度,吹和緩偏東風,初時離岸風勢清勁,展望明日溫暖,星期日風勢頗大。(按此閱讀:【天氣預報】明日25度為最暖2月添高溫

下周初天氣不穩定。(天文台)

茶葉不應長期浸泡

「人在草木」的茶職人Season早前接受《香港01》訪問時,介紹了大紅袍、蜜香紅茶及熟普洱三種適合秋冬飲用的高發酵度茶葉,雖然茶葉已備,但跟可以嘗到一口好茶,仍欠一大步,因為茶葉要經過沖泡,而當中更有一定技巧。

茶職人Season在講解時,先從平日大家最常沖茶的機會入手,原來我們已一早「學壞手勢」,養成了一些壞習慣:「很多時我們在家或茶樓沖茶,也會有些不太好的習慣和錯誤,例如一個大壺放很多茶葉,然後不斷加水一直浸;在茶樓就常常茶壺沒有水就請侍應生加水,在家可能習慣了用茶包,茶葉會一直浸,浸至很濃很苦很澀。」

他指出,原來茶葉裡有很多內含物質,有些芳香物質,有些是對人體好的營養素,但有些可能會令茶味變得又苦又澀,且口感粗糙,甚至對腸胃有壞影響的有害元素,「所以要跟據不同的茶款,每一種茶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沖泡習慣。」

水滾不一定茶靚。

茶葉份量不宜過多

除了注意不應長時間把茶葉浸泡,另一個常犯的錯誤,是沒有控制好茶葉的份量,原來不可太少,但更不要太多,要視乎茶葉的形狀,大約是容器的三分之一或一半已經足夠,「如果很細粒的烏龍茶放較少,如果像普洱一片片大概三分之一就可以。」Season解釋,是因為茶葉的份量會直接影響茶是苦還是清香。

至於沖泡的另一關鍵是水,或更準確而言是水溫,當控制好茶葉量就要控制水溫,雖然很多時有云:「水滾茶靚」,但Season就表示,雖然所有茶也需要把沖泡用的水煲滾至100度,但卻不是所有茶也要用最滾的水來沖泡,「一些輕發酵的茶類如綠茶、白茶,是需要降溫沖泡,如果太高溫的水,就會沖出它的苦澀味。」

拿杯的姿勢也有講究。

不同茶種需要水溫有別

他又指,陳年烏龍茶或陳年普洱茶等茶種,就需要比較滾的水,即可能熱水一滾起後放一會,水溫大約仍是100度或仍有99.5度,就需要對茶壺注水,而泡茶的時候,基本上浸一會就要倒出來。

其實,每種茶要有適當的水量和茶葉量,Season更提醒,浸泡時間盡量不要超過三分鐘,如份量正確大概一分鐘就可以。他更提供一個小秘技,就是大家在家或到茶樓飲茶時,可自備一個空茶壺,當浸泡時間到就可以把茶湯轉為倒進吉壺裡,令茶葉不用在壺裡一直浸水。

濃茶不一定提神。

茶是否能提神視乎所含咖啡因

至於如果平日已經常感到熱氣,平日又多食熱氣食物,並經常生痱滋或暗瘡的人士,茶可有效下火,故可以飲用一些寒涼的茶類,如綠茶或白茶等,這些茶較多茶多酚且偏寒性。

另一個不少人都有的誤解,是喜歡早上飲茶因有助提神,晚上則避免飲茶,怕茶葉中的咖啡因的作用而睡不著。

但Season就指出,其實茶是否能提神主要基於其咖啡因含量,「很多人說綠茶淺色一定不提神,其實是剛剛相反,因為綠茶、白茶這些淡色茶多酚的氧化程度比較少,即輕發酵茶類它的咖啡因反而最多,相反深色的茶如紅茶、中度發酵的烏龍茶和陳年茶,比較溫和,咖啡因已隨年月或烘焙減低,所以愈深色的茶,反而可以說愈容易助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