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塱原農田尋找港產馬蹄糕原材料 雨水不足隨時令馬蹄失收
還有不足兩星期就迎來農曆新年,賀歲食物中,其中一類必不可缺的,相信必數中式糕點,傳統上常見有蘿蔔糕、芋頭糕、馬蹄糕及年糕,如同糕點界的「四大天王」。不過,大家又有沒有在新年大快朵頤時,想到這些糕點的「前世今生」?就以馬蹄糕為例,其實由原材料馬蹄開始至製作成糕,能夠一條龍式全由香港製造?
香港原來有人種馬蹄!《香港01》記者早前就親訪上水塱原濕地,問過農友們如何種植馬蹄,原來香港的氣候甚為適合馬蹄生長,但氣候的變化,卻足以影響馬蹄的口感質量,因為馬蹄是濕耕農作物,需要充足雨水及陽光,收成才會更好,那今年的港產馬蹄質素又如何呢?
在早上8時,天文台錄得氣溫為14度,相對濕度為百分之56;預測今日的氣溫介乎13至18度,而在京士柏錄得的紫外線指數是0.1,強度屬於低。天文台今早在新界多區錄得氣溫急降,多區氣溫降至10度或以下,其中打鼓嶺跌至51.度,寫下今年入寒新紀錄。(按此閱讀:【天氣預報】打鼓嶺錄入冬最凍氣溫)
港產馬蹄供應社企製糕
農曆新年將到,中式糕點是必食賀年食品之一,取其「步步高升」之意頭,其中味道清甜、相對較不油滯的馬蹄糕,更是長幼最愛,而位於上水塱原濕地、專門種植馬蹄的「禾‧花‧雀‧塱原生態農社」,每年就會跟社會企業「土作坊」合作,為對方供應馬蹄以製成全港產馬蹄糕。
「禾‧花‧雀‧塱原生態農社」是長春社在「可持續發展基金」和「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撥款資助下成立,目的為保護及提高塱原的生態價值;發展塱原成為生態旅遊熱點。農社每年和社會企業「土作坊」合作,大約會提供約40斤馬蹄供後者製作馬蹄糕,而「土作坊」就會視乎訂單數量來決定馬蹄糕的產量,而可以預期,這些港產馬蹄糕均是限量出品。
馬蹄一年生每年限產一造
香港有人製作馬蹄糕並非新聞,但香港有人種植馬蹄,卻相信未必很多人知悉,長春社助理保育經理劉善鵬就指,其實香港的天氣很適合種馬蹄,「陽光充足、雨水多點、水份充足會較好。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因為馬蹄是濕耕的農作物,一定是浸水種,所以雨水充足田灌溉得好點,陽光照著生得好點,收成會更好。」
馬蹄是一年生植物,農曆新年開始種植至中秋後,每年只產一造。劉善鵬表示,農曆年天氣較涼,很多濕耕的農作物加水稻、慈菇、馬蹄也未開始擋種,而過了農曆年後,農夫就會開始把馬蹄苗種在水田裡。
馬蹄2017年曾失收
不過,在馬蹄田裡經過上年的收成,其實仍有未收割的馬蹄存在,埋藏在泥土中,而到了和暖天氣而農田再浸水後,他們自己便會長出新芽來,「到了5月馬蹄葉生長至一呎至兩呎,我們覺得它長得太密時會將它分株,分開疏離地種,疏一點令馬蹄不要搶養分。」到大約秋天時,天氣開始轉冷,便不再適合馬蹄生長,此時馬蹄的葉會慢慢枯萎,營養落到根部,準備用根部過冬,這時候的馬蹄就最肥最大也最多營養,故農夫都會在過了中秋後就採收。
務農雖然「睇天吃飯」,而每年塱原馬蹄可以有收成更不是必然,「在2017年試過5月幾乎沒有下雨,那年的馬蹄很奇怪,差不多7月葉就枯了。提早枯萎的馬蹄發育得不好,那年一粒馬蹄也沒有。」亦因如此,去年農曆新年,土作坊未能製作馬蹄糕出售,同時再次反映,氣候變化因素,足以左右我們的糧食供應。
生態馬蹄令農田生物多樣化
至於現時在塱原種植的,並非普通馬蹄,而是生態馬蹄,那兩者有何分別?劉善鵬就解釋,「意思是種植過程希望用生態友善的耕種方式,用有機肥料及避免用蟲藥。」雖然不一定收成,但種植過程卻令濕地環境和生物得益,「我們不斷觀察中發現馬蹄田有很多生物。種植馬蹄的過程,農田長期浸水,是一個很好的空間給生物使用,例如是青蛙;夏天時青蛙夜晚會跳下水在田中生蛋,蝌蚪亦很健康在馬蹄田成長。很多水鳥會在馬蹄田覓食,有兩種水鳥常在馬蹄田築巢,一是白胸苦惡鳥,另一是塱原明星,叫彩鷸,它們很喜歡馬蹄一條條的葉,會啄斷它變做個『蒙古包』然後在裡面築巢。」
至於今年馬蹄收成如何?又能否製作本地馬蹄糕?下星期新年前倒數,我們將作最後衝刺,為大家帶來馬蹄糕的製作示範,大家要密切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