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扮羽絨VS馬甲款 發熱背心實測比拼 邊個位置最warm?
今個冬季不太冷,但跨年前寒流殺到,氣溫突然急降,令大家都有點措手不及,寒冷天氣警告在除夕與元旦時生效,當時如果打算開出外出歡慶,如何做足保暖措施,已經是一大考慮。
而在寒冷天氣警告生效時,就有一樣「保暖神器」忽然成為今期流行,更特別受長者愛戴,成為深水埗街頭熱賣產品。《香港01》月初曾到深水埗現場實地視察,雖然天氣已經略為回暖,但「保暖神器」仍然被搶至斷碼、斷市,店員就直言,而凍的日子銷情爆升,日賣近千件毫不費力。
《香港01》記者實測過兩件不同款式的「USB發熱背心」,除體驗穿後感外,亦利用紅外線溫度計量度背心不同發熱部分的表現,究竟背心那一部分最得記者的「歡心」?
近月一件具發熱功能的「背心」在深水埗街頭熱賣,甚至被形容為「保暖神器」,《香港01》記者本周初就到深水埗實地視察,據有份銷售這件「usb發熱背心」的深水埗電子特賣城負責人Ricky透露,在高峰期店舖日賣近千件「發熱背心」,「如果唔係咁凍,我哋平均一日可以賣到200幾件,如果好像呢排天氣凍,我哋可以賣差唔多1000幾件,計落平均呢個月(12月份)每日賣成600幾件!」
同款背心售價大不同
發熱背心沒有存貨,幾乎即日入貨即日清,深水埗電子特賣城就在店內掛起「2至4點到貨」及展示不同尺寸的紙牌,不少客人拿起僅餘的發熱背心試穿,雖然未必合身,但有人仍二話不說便立即轉身到收銀處付款,店內另有售較貴的長袖款,但同樣斷碼,只剩細碼供人購買。至於鄰近店舖,其實亦有售賣同款背心,惟品牌及價錢有差異,售價由169元至248元不等,最大共通點是但同樣屬國產。
發熱背心需要自行配備一個2A輸出的移動充電器才能使用,背心內袋裡有一暗格,內有usb線,只要把usb線接上移動充電器再開啟電源,然後長按胸前位置按鈕,背心頸部和背部位置的發熱線便會開始發熱。Ricky跟記者講解時就稱,「只需要5秒左右,就可以感到熱力,5分鐘後發熱便完成,之後胸前按鈕顯示燈會轉為白色恆溫狀態。最高熱力(紅燈)達攝氏45度,藍燈為35度,而白燈則是25度,用家可自行調校至合適溫度,大概20分鐘左右會開始成個身有暖氣滲到前面,像個暖袋,時間愈長,入面就愈熱!」而一個電量為5000mAh的移動充電器,可連續供電3至4小時,較大的10000mAh就可維持5至6小時。
背心聲稱以「石墨纖維」 發熱
《香港01》記者最後幾經辛苦,成功搶購了一件細碼發熱背心,另同時再買入一款較少見但聲稱最高發熱達65度的較薄款馬甲背心,以了解它們的效能是否一如「商品說明」,並同時利用紅外線溫度計量度背心不同發熱部分的表面溫度,究竟發熱背心是否真的能保暖?
其中,外型如羽絨般的常規款,觸感與一般夾棉背心相若,如仔細觸摸會發現按鈕連接著衣領的發熱線,背心內有一層反光物料,相信是如野外救生毯對保溫產生作用。而根據衣物上的標籤,內夾層以聚酯纖維(Polyester)填充,至於背心發熱片則是「石墨纖維」。
而另一件馬甲款的設計則較薄和貼身,內裡以絨面取代反光物料,沒有內夾層,但聲稱最高溫可發熱至65度,較適合穿搭西裝、或不喜臃腫的人穿著,但需配襯外套才可發揮最大功效。
實測發現頸部熱得最舒服
《香港01》天氣組的兩位記者分別試穿過兩件背心,未連接電源,常規款在室溫下約有23.6度,馬甲款則為21.7度,在連接外置電源並按至加熱模式時,大約1分鐘已令人明顯感受到熱力。但兩件背心的發熱位置不盡相同,前者主要發熱部位為頸部及上背,後者則在腰腹間發暖;約五分鐘後,加熱的紅燈轉為恆溫白燈,此時常規款的後頸發熱位置度為29.1度,而馬甲款腰部發熱位置有27.9度,兩者皆令人有和暖感覺。
記者隨後把兩件背心調校至紅燈,即最高熱力模式繼續發熱,半小時後,常規款的後頸位置上升至37.3度,未見出現過熱而令人不適的感覺,雖然未達聲稱的45度,但後背整體感覺非常和暖。此外,由於衫袖兩旁有橡筋束緊,更令前胸有被暖氣包裹的感覺,當拉上拉鍊後,就算不戴上頸巾亦可。
需再穿外套把熱力「困」實
不過,聲稱發熱溫度更高的馬甲款,半小時後其表面卻只錄得30.1度,跟聲稱的65度比較,表現差過一半,發熱溫度相距甚遠,相信與沒有穿著外套有關。由於馬甲款的袖位設計較為寬鬆,熱氣亦較容易從兩肩及腋下位置散走,但亦在在反映,如計劃想購入「發熱背心」並令其發揮出真的保暖功效,最大需要的配合,相信就是要多穿一件外套吧!
報道出街後,不少讀者就曾留言,指擔心背心會著火,甚至爆炸,但由於「USB發熱背心」發售時並不包括外置充電器,所以如果真有外置充電器爆炸問題,理論是應該跟背心無關,反而是自行配備的充電器之安全問題。此外,由於背心是利用充電器的電力來發熱,跟暖毯等不同,電壓遠低,故此也相對上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