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寒流來襲帶來中風高危期 認清徵狀緊記「談笑用兵」法

撰文:尹淑君
出版:更新:

寒冷天氣來襲,香港過去一周氣溫急降,氣溫更創下今年入冬以來紀錄,天氣凍除了易著涼外,同時也會帶來中風高危期。香港腦科基金會就曾指出,香港全日平均溫度每下降一度,原來就會令爆血管人數上升3%,所以在寒冷天氣的日子,高危人士如長者特別需要保暖,也需要在日常生活細節中多加留意。
事實上,冬天普遍來說亦有很多心血管病患,中風或心臟病更是較為常見,病人有時病情更較為嚴重。腦神經科專科醫生接受《香港01》訪問時就指出,其實醫學上也沒有特定解釋,拆解是甚麼原因令塞血管或出血問題在冬天增加,但相信很多時跟冬天較多長者或病人出現感染有關,例如流感、肺炎,當中又會出現其他併發症,亦因此令心血管問題的風險提高。而面對身邊疑似出現中風個案時,就應緊記「談笑用兵」法,從病人的「笑容」作初步辨識,同時還要一時間呼叫救「兵」。

在上午8時,天文台錄得氣溫為15.1度,相對濕度為百分之84,在京士柏錄得的紫外線指數為0,強度屬於低。雖然冬季季候風預料會在未來一兩日逐漸緩和,但香港今早仍相當清涼,日間氣溫將上升至約18度,及至本周六時,氣溫將顯著回升。(按此閱讀:【天氣預報】周六小寒回暖最高23度

醫生教路,只要緊記「談笑用兵」法則,就可在身邊出現中風個案時救人一命。

中風來分缺血性或出血性

寒流來襲同時帶來中風高危期,究竟兩者之間有何因果關係?腦神經科專科醫生袁孟豪接受《香港01》訪問時,就先從認識中風來解釋:「中風來可分為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缺血性中風代表血管塞了,可以是塞了大的或小的血管。當然塞了大的血管,腦部受損範圍較大的話,臨床的徵狀也會比較嚴重。出血性中風,顧名思義即是爆血管,腦內出現出血的問題,大多數成因與血壓高有關係。」

事實上,早有研究發現,氣溫下降跟爆血管個案數字有關,其中香港腦科基金會就曾引述數據指出,當香港全日平均溫度每下降一度,原來就會令爆血管人數上升3%。

網上有不少關於這4字的解釋。(Hong Kong Stroke Fund)

腦血管問題多屬突發性

而當面對身邊有人可能出現疑似中風,我們也可以充當「任何仁」作出協助的!袁醫生就指出,當病人出現一些最常見的徵狀時,我們可以用「談笑用兵」法則,去幫助我們緊記如何處理。

所謂「談笑用兵」,其實是分為兩部分,談笑的「談」,即是我們講說話,如發現病人口齒不清、無法表達,「笑」起來時臉部不對稱,或者我們用手用腳時發現力不從心、沒有力氣,原來這幾項就是最常見的中風徵狀,同時亦是提醒大家要第一時間叫救「兵」了。由於出現這些腦血管問題很多時是突發性,當出現了就已經不是先兆,而是已經出現一些中風病徵,故必須第一時間求診。

復原臥式的姿勢。(香港聖約翰救傷隊)

小中風不應等否則延誤治療

此外,有部分出現中風的病人,在真正出現中風前,會出現「小中風」,徵狀其實和大中風一樣,但維持時間可能很短,在一小時或數小時內徵狀會完全康復,於是容易令人忽略,但醫生就建議,市民不應等待是否康復才決定是否看醫生,因小中風和真正的中風徵狀上是一樣,等待時也很多時會延誤了接受治療的黃金時間。

至於處理中風病人的情況,袁醫生建議應在發現病人有中風情況時,如果對方是跌倒,應第一時間把他放平,安置到一個安全地方;然後按情況施以一些常見急救程序,例如檢查脈搏及呼吸,同時請人幫忙召喚救護車,並將病人放在復原卧式,避免因出現嘔吐而影響呼吸。

另外,病人亦有機會在睡眠期間出現中風徵狀,嚴重的中風病人可能較易被發現,但一些輕微的中風徵狀,如突然手腳乏力等,病者未必能夠察覺,最終直到醒來後,才因發現手腳或臉部不對稱才去求醫。

及時發現中風,可在黃金時間內得到救治。(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