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冷知識】點解閃電會彎曲又分叉?天文台咁樣講……

撰文:藍善婷
出版:更新:

踏入秋天,雖然已是雨季尾聲,但仍不時有秋雨,惟雷暴出現的機率大大減少,但大家是否仍有印象在夏天時行雷閃電的情景?特別是閃電出現時,大家可有留意,為何閃電往往不是一條直線,而是彎曲和呈現分叉呢?香港天文台早前就在Facebook專頁貼文,為大家解釋當中的原理。

閃電是將雲裡面的電荷釋放到空氣、然後再傳到地面的一個過程,空氣原本是電的絕緣體,但由於雲裡大量的電荷引起感應作用,令雲和地之間產生很高的電壓,導致空氣產生電離,然後成為導電體。根據香港天文台的解說,一條電離空氣的通道,會首先在雲層出現,然後一節接一節地衝向地面,每節的長度大約數十米。由於大氣中的雜質和水份會令空氣在不同的方向產生電離,而閃電通道是依著電阻最少的路線伸展,所以閃電往往不是一條直線,而是彎彎曲曲的。有些時候,閃電通道的前端出現一條以上的導電路徑,便會令閃電通道依循這些路徑伸展,於是閃電便呈現分叉的樣子。 

空氣產生電離後形成一條或多條閃電通道,讓雲裡面的負電荷衝向地面。圖中物件並不依比例。(天文台網站圖片,由李立信先生創作和提供)

而在閃電通道的多個分支當中,最先抵達地面的,會建立一條從雲層至地面的導電路徑,情況就如有一根非常長的金屬線把它們連在一起。這時候,一道巨大的電流會立即在雲和地之間流過,閃電通道的所有分支就會亮起來,長空登時便會被耀目的閃光劃破了。

攝閃電往往是彎曲和呈現分叉。(天文台Facebook專頁圖片,Huey Pang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