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港水龍捲|65年來首次 天文台拆解成因:東西風相遇產生水龍捲

撰文:韋景全
出版:更新:

維多利亞港海面上周六(28日)中午12時半出現水龍捲,是天文台自1959年起,首次在維港內有水龍捲報告。天文台今日發表「天氣隨筆」,拆解水龍捲在維港出現的成因,指當日維港初時吹西風,但一股偏東氣流其後影響本港,兩股氣流相遇後形成漩渦,令水龍捲短暫出現。

天文台又表示,水龍捲屬小尺度的強對流天氣系統,發展迅速,出現時間、位置有非常大的隨機性,現今最先進科技也難以提早對其作預測。天文台現時在沙螺灣運行的相控陣天氣雷達雖可監測水龍捲,但受其附近的地形阻擋,未能清楚監測到維港近海面的情況。天文台計劃通過建立相控陣雷達網絡,以加強監測。

▼9月28日 水龍捲掠過維港▼

+32

維港同時出現東、西風造成水平風切變 致漩渦形成產生水龍捲

天文台科學主任在「天氣隨筆」發表題為《維港舞「水龍」》文章,指出上周六受高空擾動影響,香港天氣不穩定,早上雖然有陽光,但溫度上升令大氣的不穩定度增加,有利強對流天氣發展。

天文台於上午11時05分發出雷暴警告,初時雷雨較集中在新界北部,隨着雷雨區發展,港島東及九龍東亦逐漸受影響。

維港當日初時吹西風,而一股偏東氣流在日間由東向西逐漸影響香港,維港東部隨之出現偏東風,造成了局部地區的水平風切變。兩股氣流相遇之處容易有漩渦形成,最後維港短暫出現了水龍捲。

9月28日下午12時25分維港一帶的風場。(天文台圖片)

天文台計劃建立相控陣雷達網絡 加強監測強對流天氣系統

天文台又表示,水龍捲屬小尺度的強對流天氣系統,發展迅速,強度及移動變化較大。其出現時間、位置有非常大的隨機性,生命周期可以非常短,由形成到消散可能歷時只有數分鐘至十數分鐘,所以即使以現今最先進科技也較難提早對其作出準確預測。

天文台指,天文台現時會透過雷達分析強對流的發展和移動,惟本港有不少高山,為了監測仍在較遠位置但可能影響本港的天氣系統,如熱帶氣旋、颮線等,天氣雷達一般安裝在較高的山上,因此它們對監測近地面或海面且尺度細小的天氣系統仍有限制。

天文台初步分析顯示,現時在沙螺灣運行的相控陣天氣雷達可捕捉到水龍捲,但由於受其附近的地形阻擋,仍未能清楚監測到維港近海面的情況。天文台計劃通過建立相控陣雷達網絡,以加強監測水龍捲這類尺度細小的強對流天氣系統。

▼9月28日 水龍捲掠過維港▼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