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風?天文台指菲律賓以東低壓區逐漸發展 有AI天氣預測直襲香港

撰文:倪清江
出版:更新:

過了無風的8月,天文台周五(30日)指出,預料位於菲律賓以東的低壓區會在未來數日逐漸發展,並移向呂宋一帶,但隨後路徑及強度存在變數。天文台尚未有預測路徑圖,不過三個電腦模式可見端倪。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周五的電腦預報中,料可能可能吹襲台灣和粵閩之間;人工智能AI天氣預測模式「盤古」及「伏羲」都預測該熱帶氣旋會進入南北部,移向廣東西部至海南島一帶,即會是對港威脅較大的「西登風暴」,當中「盤古」甚至預測下周四(9月5日)會在香港家門掠過。

人工智能天氣預測模式「盤古」8月30日的電腦預報中,可見位於菲律賓以東的低壓區會在未來數日逐漸發展,可能橫過台灣南方至菲律賓呂宋北方之間的巴士海峽,進入南中國海,逼近本港。圖為9月5日下午14時位置。(天文台圖片)

電腦預測結果直接輸出 未經科學主任調整

天文台最新預測未來四個月仍有3至5個熱帶氣旋進入香港500公里範圍內。周五預報指位於菲律賓以東的低壓區會在未來數日逐漸發展,並移向呂宋一帶,但隨後路徑及強度存在變數。

內地中央氣象台也在中期預報指出, 9月上旬西北太平洋或南海將有一至兩個颱風生成,其中一個可能於上旬末影響中國東南沿海。

天文台料位於菲律賓以東的低壓區會在未來數日逐漸發展,並移向呂宋一帶。( Tropical Tidbits圖片)

市民關注熱帶氣旋的「走線」如何,不過天文台尚未有公布,但有電腦預測可供參考,不過電腦預測結果直接輸出,未經科學主任調整,與實際或會較大差異。

▼8月28日 天文台發出黃色暴雨警告▼

+1

歐中電腦預測:向北移動後轉西直襲台灣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電腦預測顯示,該熱帶氣旋會先向北移動並增強,到台灣外海後轉向西移動,在9月6日橫過台灣,其後再向西並再登陸福建與廣東之間區域,進入內陸後消散。

由於是「東登風暴」,對香港威脅不大,也未必能進入香港以東500公里範圍。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8月30日電腦預測▼

+1

AI「伏羲」預測:經菲律賓進入南海北部 香港以南遠距離掠過

天文台有使用兩個人工智能AI天氣預測模式,兩個的結果與ECMWF並不太相似,均料該熱帶氣旋會進入香港以南的南中國海北部。

「伏羲」的結果顯示,該熱帶氣旋會先「撞」菲律賓呂宋島,後再進入南海北部,然後大約向西移動往海南島登陸;料該熱帶氣旋最近可能在香港以南約400公里掠過,不過屬較弱系統,不過由於是「西登風暴」,仍有一定威脅。

▼人工智能天氣預測模式「伏羲」8月30日電腦預測▼

+2

AI「盤古」預測:下周四香港以南近距離掠過後西登

另一模式「盤古」的電腦預測結果則不可小看,移動路徑與「伏羲」相似,不過料或橫過台灣南面至菲律賓呂宋北面之間的巴士海峽,不會先「撞」向呂宋才進入南中國海,因此料可保留較強「實力」。

按照「盤古」的結果,該熱鸯氣旋進入南海外,會採取較西北方向移動,逐步逼近珠江口並增強,並在下周四(9月5日)在香港以南200公里內掠過、由於是西登加上強度較高,而且靠近香港,對港的威脅十分大。

▼人工智能天氣預測模式「盤古」8月30日電腦預測▼

+2

天文台表示,一道廣闊低壓槽會在周六(31日)為華南沿岸帶來驟雨。隨着高空反氣旋逐漸增強,下周初廣東地區大致晴朗及酷熱,高溫亦會觸發驟雨,氣溫最高攝氏32度。

九天天氣預報顯示,下周四(9月5日)起要暫時告別陽光,一連四日大致多雲,有幾陣驟雨,周五(9月6日)起更料有雷暴,最高氣溫料降至32度,但料吹東風4級,間中5級,並未見3號或更高風力預測(6級或以上)。

天文台今日(31日)凌晨更新九天天氣預報,料下周四(9月5日)起天色轉差,大致多雲,有幾陣驟雨。

天文台料今年仍有3至5個熱帶氣旋襲港

天文台科學主任昨日(29日)在《天氣隨筆》發表題為「中場休息的風季」文章,指今年1月至7月只有5個熱帶氣旋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生成,較長期平均約10個少一半,其中只有兩個影響香港,綜合考慮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的發展情況及其影響、世界各大預報中心最新的預測,最新預測未來四個月仍有3至5個熱帶氣旋進入香港500公里範圍內。

天文台今早在預報中表示,預料位於菲律賓以東的低壓區會在未來數日逐漸發展,並移向呂宋一帶,但隨後路徑及強度存在變數。

厄爾尼諾衰減年份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的熱帶氣旋數目。(天文台)

▼5月31日 3號風球發出前維港風雲變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