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走廊|天文台拆解「我呢邊冇雨」之謎 大帽山一帶雨量多有因

撰文:歐陽德浩
出版:更新:

「你嗰邊大雨啫,我呢邊冇喎。」每當香港下起暴雨,前天文台台長岑智明的金句都會被網民重提。天文台今早(17日)一度發出黃色暴雨警告,同日在社交平台解釋部份地區雨量特別多與山勢有關係。尤其受西南氣流的影響下,潮濕空氣被高山抬升造成地形雨,大帽山一帶會成為「暴雨走廊」。因此建議市民出門前可留意天文台APP或網頁,以做足準備。

1991年至2020年平均雨量圖顯示大帽山雨量最高

天文台今日在社交平台重溫氣像冷知識,片段中表示,若對比香港的地形圖及各區平均雨量,可發現香港部份地區的雨量特別多,與山勢有關係。

由於香港山多平地少,主要山峰包括大帽山、馬鞍山、大東山及鳳凰山等,受地形雨影響,因此從1991年至2020年的平均雨量圖可看出,山區的雨量會明顯較區域多,其中香港最高峰的大帽山,全年便高達2,800毫米雨量。

天文台指,香港部份地區的雨量特別多,與山勢有關係。(天文台影片截圖)
香港多區均會受到地形雨影響。(天文台影片截圖)

高山抬升西南氣流的潮濕空氣造成地形雨

天文台解釋,當潮濕的氣團遇到山勢阻擋,便會被迫沿坡上升,而氣團一直上升時,其溫度便會下降。當氣溫逐漸降至露點溫度時,水汽會達到飽和凝結,成為空氣中的小水滴,最後變成雲降雨,亦即地形雨。於是在西南氣流的影響下,大帽山一帶便成為「暴雨走廊」。

天文台舉例指,2022年6月3日,香港受到西南季候風影響,由西南往東北移動的潮濕空氣,遇上高山而被迫抬升,所以相關區域特別大雨。此外,2018年7月5日同樣出現類似情況,當日大埔更錄得200至400毫米雨量。

2022年6月3日,西南往東北移動的潮濕空氣,遇上高山而被迫抬升,所以相關區域特別大雨。(天文台影片截圖)
2018年7月5日,大埔更錄得200至400毫米雨量。(天文台影片截圖)

出門前可查看雷達圖及定點降雨預報

但天文台指,每次大雨出現在哪一區,受到許多因素影響,包括不同天氣系統、以至風向及風速轉變,或是大氣穩定度等。「香港地方唔大,但地形都幾複雜。下次可能你嗰邊落雨,我呢邊冇雨呢。」

天文台建議,市民出門前可留意天文台APP或網頁,查看雷達圖及定點降雨預報,還要留意有否發出特別天氣提示或警告,以做足準備。

天文台建議,市民出門前可留意天文台APP或網頁。(天文台影片截圖)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