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風? 天文台微調預測「可能有低壓區形成」 下周初高地吹強風

撰文:倪清江
出版:更新:

天文台今日(21日)在市區(天文台總部)錄得氣溫攝氐34度,平了1980年最熱夏至紀錄。現時南海的水溫較高,可以為廣闊低壓槽的發展提供充足能量,天文台指一道廣闊低壓槽會為南海中部帶來不穩定天氣,而廣闊低壓槽上亦「可能有低壓區形成」,並會逐漸靠近海南島至北部灣一帶。

雖然潛在的低壓區距離香港雖有六七百公里,但天文台指出風雖遠,但在與副熱帶高壓脊的共同影響下,下周初至中期廣東沿岸風勢清勁,驟雨增多及有雷暴,吹和緩至清勁(4至5級)東南風,高地間中達強風(6級)級,即3號風球風力。

+6

天文台昨文章指南海有較大垂直風切變不利熱帶氣旋生成

天文台科學主任昨(20日)發表新一篇《天氣隨筆》——「南海又打風?」,指出預料一道廣闊低壓槽會在周末期間影響南海中北部,並在下周初靠近華南沿岸,該區驟雨將會增多及有雷暴。若大氣環境合適,廣闊低壓槽有機會發展成低壓區,甚至會進一步增強為熱帶氣旋。

文章指出,現時南海的水溫較高,可以為廣闊低壓槽的發展提供充足能量,但較大的垂直風切變暫時不太有利熱帶氣旋的生成。即使該廣闊低壓槽有所發展,若副熱帶高壓脊維持相當強度,使低壓槽位置偏西,較為接近中南半島陸地,則其進一步發展空間有限。

潛在低壓糟若形成將逐漸靠近海南島至北部灣一帶

不過天文台今日上午11時半及下午4時半天氣預報則指出,一道廣闊低壓槽會為南海中部帶來不穩定天氣,而廣闊低壓槽上亦「可能有低壓區形成」,並會逐漸靠近海南島至北部灣一帶,即在香港西南偏西約600至700公里。

天文台並指,「其(廣闊低壓槽)與副熱帶高壓脊的共同影響下」,下周初至中期廣東沿岸風勢清勁,驟雨增多及有雷暴。

下周一起一連三日高地吹強風 為3號風球風力

天文台九天天氣預報顯示,下周一(24日)天色開始轉差,短暫時間有陽光,有幾陣驟雨,稍後有幾陣狂風雷暴,吹南至東南風4至5級,高地間中6級。到周二及周三(25及26日)大致多雲,有驟雨及狂風雷暴,吹東南風4至5級,高地間中6級。6級屬強風,為3號風球風力。

隨着副熱帶高壓脊在下周後期再度覆蓋中國東南部,該區天氣酷熱,預測下周五起一連三日,市區氣溫介乎28至33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