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罕見病日|肌無力求醫13年終確診DMD 為何罕見病診斷難?
每年二月最後一天為國際罕見病日。
現年14歲的張顯,過去13年都有行走困難、頻繁摔倒、肌無力等問題,父母帶他輾轉多地,做過無數檢查,至日前才確診杜氏型肌營養不良症(DMD)。
國內最先創建的罕見病病區——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醫學遺傳科/罕見病診治中心負責人吳志英教授介紹,罕見病患者的平均診斷時間為4.26年,「我遇到求診過程最長的一名患者,15歲發病,45歲才確診」。
《澎湃新聞》報道,杜氏型肌營養不良症(DMD)是一種原發於肌肉組織的疾病,由於遺傳物質異常導致進行性肌肉無力和肌肉萎縮,發病率約為存活男嬰中1/3500。
文獻顯示,患者的常見表現包括學走路晚、步態蹣跚、不能跑步、無故摔倒等,到3歲左右步態、運動異常進行性加重,表現出爬樓、跑、跳、起立等困難,隨着病情進展,肌無力加重,出現脊柱前凸,走路時身體搖擺呈「鴨步」;並逐漸出現Gower征(DMD患者的一種特征性體征)、雙側腓腸肌假性肥大等。四五歲病情進入平台期,患兒的運動能力開始倒退,多數在12歲左右喪失獨立行走能力。
在張顯16個月大時,其父母才發現異常。張母回憶,其他同齡孩子早會走路,但兒子只會挪步,雖然後來學會走路,但總是搖搖擺擺,不會跳,走幾步就會摔倒。
父母帶張顯去醫院求診,但醫生檢查手腳後,只稱看不出明顯問題,要回家觀察,但張顯的病情持續進展,3歲入托兒所體檢時,他的肌酸激酶增高明顯。父母帶他看骨科、心內科,骨骼沒問題,心臟也沒有異常。後來,兒科醫生診斷為骨質疏鬆,認為是生長發育的問題,建議補充維生素和營養品。
家人一直為張顯補充營養,但他的情況愈發嚴重,直至5、6歲時,張顯仍保持走路搖擺、無法跑跳、經常摔倒的狀態。父母帶他到處求醫,跑遍大半個中國,只得到一些可能性診斷,但根據醫囑用藥後效果有限。幾年後病情進展,10歲時張顯只能扶着扶手走路,12歲坐上輪椅。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醫學遺傳科/罕見病診治中心負責人吳志英介紹,張顯今年到浙大二院罕見病診治中心求診,院方即時根據「小腿肌肉假肥大」判斷很可能是DMD,之後通過詳細檢查和基因檢測明確診斷,「回顧很多罕見病患者的診斷史,診斷難是共性,但也夾雜著很多偶然因素,這位患者的『運氣』不太好,一直沒往神經內科、遺傳病罕見病方向找醫生,走了彎路」。
吳志英表示,據《中國罕見病綜合社會調查(2020-2021)》,中國罕見病平均確診需4.26年,誤診率達42%,「因為發病率低,很多醫生在學習、臨床實踐中根本不知道這種病,確實難以診斷」;32.1%的醫生未診斷過罕見病,異地確診、就醫問題突出,患者確診距離達1577km、隨診距離423km。
她介紹,「很多患者住院不僅僅是為了治療,更多時候是為了明確診斷。去年,我們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5.4天,意味著基本5天時間可以明確大部分這些『疑難雜症』的診斷」。
罕見病診斷難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罕見病機制複雜,往往累及多系統,且臨床異質性高。以肝豆狀核變性為例,患者可能出現肝臟、神經、精神、骨關節、腎臟、血液系統等涉及多科室的症狀,看似沒有關聯,因此患者可能分散前往症狀對應的科室就診。
二是罕見病的醫生比罕見病更少。罕見病發病率低,見過這種病的醫生少,又缺少培訓,很多醫生不具備診療能力。北京病痛挑戰公益基金會與香港浸會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合作完成的《2018中國罕見病調研報告》對27個省份三甲醫院24個專科的285名醫生進行問卷調查,33.3%的醫生承認僅聽說過罕見病,並不了解。
吳志英認為,由各省牽頭醫院進行診療培訓,加強醫生診療水平,多進行罕見病科普,政府出台政策鼓勵罕見病相關研究等,是縮短診療時間的可行之策。
推薦閱讀:70萬一針救命藥「靈魂砍價」至3萬多 4歲山東男童今成首例受益者
去年9月,國家衛健委、科技部、工信部、國家藥監局、國家中醫藥局等發布《第二批罕見病目錄》,86種罕見病被納入,加上2018年5月的《第一批罕見病目錄》,目前已有207種「法定」罕見病。
去年12月,2023年醫保調整目錄結果出爐,有126個藥品新增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包括15種罕見病用藥,涉及戈謝病、重症肌無力、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等。
2022年2月,每針70萬元的罕見病藥物「諾西那生鈉注射液」進醫保後降至3.3萬元。截至目前,已有40名脊髓性肌萎縮症(SMA)患者在浙大二院罕見病診治中心持續注射。吳志英表示,這些數據從側面說明社會對罕見病的關注愈來愈多,這兩年也是罕見病診療水平進展最迅速的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