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動物園否認猴貓共處屬虐待 專家:貓放棄反抗非「和諧相處」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為了滅鼠工作,雲南昆明動物園讓猴子與貓共處,遭到網民質疑,認為是虐待動物。雖然在群情激憤下,貓隻經已被移出猴山,但園方堅稱有關措施既使部分流浪貓得到妥善安置,又發揮其滅鼠的功能,貓與猴群已融洽相處多年,未發生互相傷害現象。據《紅星新聞》報道,專家近日從動物行為學角度分析,涉事貓咪放棄反抗不是「和諧相處」,而是不得已為之。

在園方稱貓與猴群已融洽相處多年後,輿論仍表示質疑,認為猴子與貓相處並不「和諧」,甚至有虐貓之嫌。對此,四川農業大學教授、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福利及健康養殖分會常務理事杜曉惠表示,茅屋中抓貓的猴子並非成年猴子,比起虐待,從猴子的角度而言,更多的是傾向於一種玩耍,即把貓當成一種玩具,主觀上沒有虐待,不過猴子沒輕沒重的鋒利爪子容易傷害到貓。

另外,影片中看不出明顯的猴貓交配跡象,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有這種情況的發生,若猴子處於快要性成熟階段,缺乏配偶時確可能表現出這樣的行為。而這種貧瘠的環境是容易讓動物改變野生狀態下的自然行為的,稱之為「異常行為」。杜又指,涉事猴子沒有其他玩具,猴群本身也互相熟悉,其他東西不是活物,缺乏新奇的刺激。加上貓是白色,尤其是貓的尾巴一搖一搖,因此容易引起猴子的興趣。

至於影片中可聽到貓有明顯的叫聲,杜曉惠表示,這說明猴子弄疼牠了,是一種不舒適的表現。其次,兩隻涉事貓咪的狀態看似有點呆滯,不是那麽活潑好動,這可能跟牠們在白天處於休息狀態有關。動物有很多的行為都與其生存繁衍有關,這說明在與猴子的相處過程中,貓在權衡利弊,牠可能吃過虧,不反抗、不動是一種生存策略。

+7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科學家孫全輝則認為,從影片可見,貓明顯處於劣勢,經常被猴子戲耍,甚至被當成玩具擺布。作為「地主」,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心理上,猴子都佔有絕對優勢,而面對持續的攻擊和騷擾,貓顯然無處躲避,反抗也只會帶來更大傷害。因此,貓放棄反抗,表現出逆來順受的樣子不是「和諧相處」,而是不得已為之。

孫全輝表示,將貓引入猴山的初衷可能是好的,但做法值得商榷。兩者一個是野生動物,一個是家養動物,習性、行為和食性都存在較大差異,而事實表明強行把牠們關在一起,也很容易發生衝突。他強調,科普教育和動物保護是動物園承擔的兩項重要職能,動物園管理者的任何決定,都需要充分考慮相關措施對動物以及對公眾的影響。

早前報道,園方稱,猴山猴群與貓共棲現象源起2013年5月,當時動物園猴山老鼠成群的新聞經過媒體報道後,不少熱心市民紛紛聯繫園方為猴山滅鼠支招。在窮盡物理滅鼠措施卻未能取得滿意效果的情況下,園方開始嘗試將收容的流浪貓放入猴山進行生物防治滅鼠,之後猴山上的老鼠數量明顯減少,猴群與貓一直和睦相處。

事後,貓被移出猴山。(昆明動物園)

園方強調這既使部分流浪貓得到妥善安置,又發揮其滅鼠的功能,使病源傳播得到有效遏制,貓與猴群已融洽相處多年,未發生互相傷害現象,據觀察,個別獼猴還有為貓理毛髮、抓虱子的共處行為,有的貓生活條件得到改善後,還在猴山上繁衍了後代,後代也從小和猴群能和諧共處。而猴山裏的貓背毛光亮,健康狀況良好。至於網民反映的問題,是動物之間的嬉戲互動行為,不存在虐待行為。

不過據《春城晚報》2017年的報道提到:「為了消滅老鼠,管理人員想了許多辦法,最後就是找了兩隻流浪野貓放進猴山。沒想到,猴子竟然殺死了這兩隻野貓。後來,管理人員幹脆一次性放進了7只野貓,這下種群壯大了,猴子不敢動貓了。」

上周五(26日)下午,昆明動物園最新通報指,為回應社會各界愛心人士關切,計劃近期將貓移出猴山,隨後將對貓開展全面體檢,確保貓身體機能健康的情況下妥善安置和飼養,並及時向社會公布貓的相關情況。周日(28日),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與昆明動物園共同協商下,正式接管猴山內的兩貓,並隨即將貓送達位於北京的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