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死刑犯最後一餐 為何都會放一塊「腥臭生肉」?竟與孟婆有關

撰文:風傳媒
出版:更新:

在古代社會中,若是犯下重罪便是要被斬首的。

而在處決死囚前,都會有人送上一頓豐盛的「斷頭飯」,而其中獄卒會多放一塊「腥臭生肉」,其實別有用意。

除了獄卒想謀取私利 放「腥臭生肉」還有這用意(點圖放大閱讀):

+23

根據《搜狐網》報導,「斷頭飯」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國,當時的楚國剛平定若敖氏的叛亂,而為拉攏人心,楚莊王下令「每人均以飽食」,意味著即將處決的囚犯也能享用最後一餐豐盛的飯菜,而此舉也讓誤入歧途的囚犯感激涕零,更使楚國人民讚嘆楚王實為仁君。

而源自楚國的斷頭飯也逐漸在諸侯國推廣開,統治階級開始意識到這是體現君王仁德、安撫民心的好方法,因此逐漸成為各國模仿的對象。雖說時至今日「斷頭飯」的由來早已不再廣為人知,但人們更多是記住它給予死刑犯最後恩惠的意義。

【延伸閱讀】古代女犯人受刑時為何要脫至全裸?「宰白鴨」是什麼?揭心寒真相(點圖放大閱讀及瀏覽相關照片)▼▼▼

+25

獄卒利用斷頭飯中的生肉謀私利

由於古時候統治者不吝在死囚最後一餐投入資源,讓斷頭飯格外奢華,因此當這筆資金落到監獄中層人員手上時,容易引發變相私吞的狀況。其中光是斷頭飯中「肉品」的預算,就高得驚人,而當獄卒進行採買時,往往會壓低預算用最廉價的肉品來製作斷頭飯,以從中中飽私囊。

由於獄卒們想方設法謀取私利,挪用斷頭飯資金來充取自己的腰包,因此僅能以最廉價的肉品來應付上級檢查。於是,斷頭飯中必放一塊生肉的習俗也由此產生,無論預算是否充裕,準備斷頭飯的人都會在其中放一塊生肉,久而久之也成為了不成文的規定。

而除了獄卒謀取私利外,生肉之所以會出現在斷頭飯中還有另一說法。古代人們普遍相信人死後魂魄依然能存在,會前往地府接受審判,更可能由孟婆將魂魄調成湯,而據說喝下孟婆湯便會喪失生前記憶。

【延伸閱讀】中國古代酷刑|閹刑是只切蛋蛋還是「整組」?都不及女性宮刑殘忍(點圖放大瀏覽):

+27

由此,在死囚的斷頭飯中放一塊生肉,目的是引開惡犬注意力,當惡犬忙於撕咬生肉時,死囚便能逃過一劫,免於靈魂破散而永遠不得轉生。雖說此一說法較為迷信,卻也體現了古人希望死者能投胎美好的心願。

宋代斷頭飯華麗達巔峰!猶如最後晚宴

斷頭飯的鼎盛時期為宋代。宋太祖即位時便頒布驚世律令「死囚斷頭飯金額高達五千文」,此筆預算堪比普通老百姓在酒樓開十桌酒席費用。

而宋代之所以可以給死囚如此豪華的斷頭飯,其實也是政治運作中的一環。宋太祖其實並非出於憐憫之心,為了彰顯皇權,此種裝點門面的仁政仍舊掩蓋不了統治階級於後的殘暴。

時至今日,斷頭飯的內涵早已改變,不再僅僅代表著菜餚的豐盛程度,而內涵了死囚的所有心願。

【延伸閱讀】中國最美死刑犯 窮苦流落礦場遭惡漢蹂躪 行刑前為何刻意張嘴?(點圖放大閱讀及瀏覽相關照片)▼▼▼

+23

面對執行死刑的最後一夜,男囚會提出想喝一口烈酒,而女囚則會要求再次梳妝打扮,讓自己能從容赴死,以最體面的樣態離開人間,而獄方也會滿足死囚的這些要求,給予死囚最後的人道關懷,展現人性的一面。

而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斷頭飯也確實體現了從前中國古代對於生命的各種想像及期盼,且意味著對生命最後的敬意。

【本文經《風傳媒》授權轉載,原文:為何古代死刑犯的最後一餐中,都會放一塊腥臭的生肉?別小看它,背後大有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