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父母湧香港為了孩子?60歲大叔獲批高才通:頂著老花眼學金融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此前內地中產階層父母赴香港讀研究所引發關注。內媒指出,這些父母認為比起硬逼孩子奪取好成績,先讓自己到香港讀研究所,取得香港身份,就能有機會為孩子的教育換條賽道。

近日,內媒再觀察到,不少內地父母不只為了孩子,也為了來香港能有更多的發展機會,多重因素下,內地大量30歲以上高學歷、高收入人才湧入香港。

「高才通計畫」反應尤其踴躍,推出至2023年8月31日,勞工及福利局已接獲約4.6萬宗申請,批出約3.5萬宗申請。有年滿60歲,電力專業的大叔也申請高才通來港想和孩子團聚,更努力用老花眼學習,想轉換跑道去金融業。

內地父母赴港讀研興起:幫兒女取得香港身份考高考,留在中產階層

內地中產階層父母興起來香港念碩士,取得香港身份為孩子教育鋪路:

不只為了孩子 中產父母湧入香港:想找一條出路

985名校畢業的文玉曾做過一線記者,負責過製作電視節目、網絡直播等,但最近兩年發生的一些事情,讓她開始改變這條看似固定的人生路徑。她想改變,想找一條更好的出路,也希望給兒子一個更快樂,競爭壓力不這麼大的童年。

文玉茫然的時候,看到「內地9所高校畢業生可申請香港『高才通計劃』」的報道,她的母校在名單內。文玉看到「高才通計劃」後立即諮詢在深圳和香港的同學、朋友,才發現他們大多數都已經申請或獲批。文玉跟校友聊天,對方告訴她,「只等了一天申請就獲批了」。

文玉3月底她遞交「高才通計劃」申請,5月中旬補交材料,6月初申請就獲批了。今年8月底,文玉跟單位領導提了離職,下定決心奔赴香港。「孩子捲來捲去,脫一層皮,雞娃不如雞自己。」

文玉鼓起勇氣辭職,她計劃前期自己先過去香港,等工作和生活穩定之後,再把孩子接過去。考慮到香港的生活成本高,她計劃先在深圳的姐姐家裡過渡一段時間,平日會往返深圳和香港兩地,等適應新環境後,她再在香港租房。

文玉認為,「身邊很多人勸我慎重,珍惜現在穩定的工作,可我卻隱隱感覺,機會來了。」對於文玉來說,這是個轉機,不僅是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更是對孩子的教育。

申請香港人才計劃:6到8成考慮孩子的教育

內地中產父母將教育視為階層流動的重要通道,他們拚盡全力為下一代創造條件。最近申報香港人才計劃美琪指出,身邊申請香港人才計劃的人,差不多80%都是為了孩子的教育。

美琪就讀於浙江大學,是市場營銷專業2005屆畢業生,2007年開始在深圳生活,目前開了一家自己的公司。平時她只需要花部分時間打理公司,其餘時間在家陪伴和教育兩個孩子,一個九歲,一個四歲。

美琪已經替孩子考慮好以後的路。孩子是美國籍,未來可能選擇到歐美留學,或者通過華僑生聯考回內地讀書,香港可以給孩子提供雙語的教育環境,距離深圳近,而且養老和醫療條件相對較好,未來可以給孩子減輕負擔。

另一名媽媽孟理今年3月份申請「高才通計劃」,同樣是為了孩子未來的教育做鋪墊。孟理3月8日提交材料,4月11日獲批,5月初拿到香港居民身份證,整個過程很順利。拿到證件後,她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申請過程,陸續有人跟她諮詢和交流,她順勢建了一個社群,目前群裡已經有300多人,其中將近200人主要關注子女教育。

孟理的兩個孩子。(澎湃新聞)

孟理分析,「從群成員的訴求來看,60-70%的人都是以孩子教育作為出發點,年輕人則是想去香港看看發展機會。」

孟理介紹,自己大學畢業後一直深耕美妝行業,在上海待了將近20年,擁有上海戶口,創立了自己的美妝公司,一年營收3到4億元。

兩個孩子從小就讀國際學校,在孟理看來,孩子適應不了公立學校的學習環境,未來會出國留學。距離較近、華人較多的香港和新加坡進入了她的選擇範圍。

她在香港和新加坡中反覆比較,最終還是選擇香港。因為拿新加坡身份,必須放棄中國國籍;但拿香港身份,還可以保留中國國籍。

孟理希望,未來孩子可以憑藉香港身份,通過華僑生聯考考到內地比較好的大學,分數線則會低很多;或者以本地生源的資格申請香港的大學,一年學費會便宜十幾萬,加上香港的大學會給本地生源80%的名額,競爭相對來說沒那麼激烈。

內地父母赴港讀研風潮興起。(視覺中國)

香港高才通反應踴躍:批出約3.5萬宗申請

《澎湃新聞》報道.從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瞭解到,香港特區政府於去年12月底推出的一系列招攬人才措施,申請非常踴躍。

自2022年12月28日推出至2023年8月31日,勞工及福利局共收到超過14萬宗申請,超過9萬宗獲批。此外,已有約5萬名申請人經各項人才入境計畫抵港,僅僅八個月就已超越每年至少輸入3.5萬名預計留港超過12個月的人才的目標。

「高才通計畫」反應尤其踴躍,由推出至2023年8月31日,勞工及福利局已接獲約4.6萬宗申請,批出約3.5萬宗申請。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1。(政府新聞處)

「優秀人才入境計畫」的最佳化措施自2023年1月1日推出,截至8月31日已接獲約4.7萬宗申請,由於採取計分制,處理申請需時較長,至今超過1.2萬宗申請已經獲批,為計畫推出以來獲批宗數最多的一年。

談及香港為何迫切需要人才,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解釋,過去三年的疫情影響了世界各地人才到港發展,香港本地人口結構的變化也使勞動人口出現下降的趨勢。面對區內和國際上的競爭,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在《2022年施政報告》中公佈一系列措施,更果斷進取吸納外來人才,補充和豐富香港的人才庫。

「優秀人才在全球流動性非常高,並會選擇流向發展機會最多的地方」,孫玉菡認為,香港擁有不少獨特優勢,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為人才提供龐大發展機遇及潛力。

港府在2023年最新的人才清單中,把涵蓋的9個行業領域下的13項專業增加至51項專業,涵蓋九個行業領域,包括商業支援;創意產業、藝術文化、表演藝術;發展及建造;環境技術服務;金融服務;醫療服務;創新科技;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以及海事服務。

孫玉菡表示,新增的專業是香港極需要的專業人才,擴大後的人才清單有助政府吸納更多高質素人才,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下香港成為「八大中心」的發展需要。

亦有內地母親分享為了兒子來港讀碩士以取得香港身份:

來港後做什麼?金融業成熱門就業方向

「高才通計劃」將符合申請資格的申請者分為三類:A類,在緊接申請前一年,全年收入達港幣250萬元或以上(或等值外幣)的人士;B類,獲全球百強大學頒授學士學位、並在緊接申請前五年內累積至少三年工作經驗的人士;C類,在緊接申請前五年內,獲全球百強大學頒授學士學位,但工作經驗少於三年的人士。其中前兩類不設限額,C類申請受年度配額限制,且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分配。

在孟理組建的300多人社群裡,大部分是申請「高才通計畫」獲批的,A類、B類、C類的均有。也有部分人拿到或者最近申請「優才計畫」,少數人通過了專才的申請,或者持IANG(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簽證。

新任入境處處長郭俊峯9月19日上任。(蘇煒然攝)

總體來看,群裡80%的人剛拿到簽證,還在觀望和規劃的階段,其餘大概20%的人已經抵達香港,或在香港找學校和工作。約有10%的人,有歐美的永久居民身份,包括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和英國等等。他們把香港作為新的目的地,距離內地近,且能享受到特區的福利。

金融業是內地人才流入香港的熱門就業方向。孟理注意到,社群裡大約有20-30%的人選擇從事保險行業,她也打算從美妝行業跨界做保險。10年前,她在香港購買過重疾險。在她拿到香港身份之後,保險經理就聯絡她,問她要不要考慮加入保險行業。

孟理入職的保險公司,是世界500強企業之一,針對高才、優才專門推出了入職計畫,可以預付工資,每個月預付28萬港元不等,相應也會有業績要求,業績越高,工資越多。如果能完成一定的業績目標,年收入可高達100萬港元。

8月份,孟理去香港辦理了入職手續,公司的引進計畫招攬了不少人才,她算是較早入職的,排在第三十幾位。入職之後,她發現在香港從事保險業門檻較高,很多都是精英人士,碩士、博士比比皆是,跟國內的保險代理人並不一樣。

60歲大叔為女兒申請高才通來港再就業

胡家禾從香港大學金融碩士畢業後便一直留港工作,從事諮詢服務行業。在「高才通計」開放申請後,她父親的很多同學找到她諮詢,他們的申請都陸續獲批了。

胡家禾的父親胡興發一開始比較抗拒來港,「拿了香港身份就意味著放棄內地的戶口和養老金」。胡興發於1985年7月畢業於華中工學院(「華中科技大學」的前身)電力工程系高電壓技術及裝置專業,畢業後一直從事電力行業。

最終為了一家人團聚,胡興發還是選擇到港工作。今年3月,胡興發申請「高才通計畫」B類,提交申請後,沒幾天便獲批了,6月拿到香港居民身份證,7月便攜妻子奔赴香港「再就業」,與女兒相聚。

考慮到續簽問題,年滿60歲的胡興發選擇轉業,受女兒影響,他計畫從電力工程跨到金融行業。近期,胡興發在學習金融知識,準備考取金融牌照,老花眼是他再學習的較大障礙。

胡興發壓力頗大,擔憂無法通過考試,經常找女兒傾訴。前不久,胡興發參加了由華科香港校友會、深圳和北京校友會聯合舉辦的香港高才申請、續簽子女教育官方解讀活動。

他從會上瞭解到,續簽及永居主要的參考要素包括:不在港的區間、次數以及原因;是否在香港有慣常住所;是否受僱於香港本土公司;以及家庭主要成員(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所在地。女兒胡佳禾鼓勵他說,想在香港長期發展,需要繼續努力。

高才通獲批不難 申請者多擔憂續簽問題

對於眾多申請者而言,「高才通計畫」獲批並不算難,難的是續簽,以及拿到香港的永久居民身份證。

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官網顯示,申請延長逗留期限的條件是:申請人必須已獲得聘用,而受聘從事的工作須通常是由學位持有人、或由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術資格、經證明的專業能力及/或備有檔案證明的有關經驗和成就的人士擔任,以及該職位的薪酬福利條件須達到市場水平。申請如獲批准,申請人通常會獲准以3-3年的模式在港延期逗留,而不受其他逗留條件限制。

在文玉看來,關於續簽的說明比較模糊。如若不能續簽,意味著幾年的努力付諸東流,一時間難以回到原來的城市,需要重新找工作,社保、公積金面臨斷交。更麻煩的是,孩子的學習中斷,需要重新回內地找學校。

「作為普通的打工人,我擔心,風風火火辭職赴香港逐夢,最後灰頭土臉回來。」文玉說道。在她身邊,大多數申請獲批的朋友只是把「高才通」當作加強版通行證,並沒有真想把生活重心遷到香港。

美琪也坦言,身邊大部分人擔心的還是續簽問題。由於香港的生活成本高、房價高,居住面積狹小,部分人不願意長期在香港生活,還是留在內地,平時主要通過做自由度、靈活度較高的兼職工作,或者遠端辦公獲得薪酬在香港繳納個稅。

生活成本:香港生活成本列世界第一,租屋、入油和飲咖啡的開支也是全球最貴。(Getty Images)

很多人對於一年內應該要在香港住夠多少天,獲得多少年薪,以及每年繳納多少個稅才能續簽並不清晰。美琪曾給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發過郵件諮詢續簽問題,得到的答覆主要還是綜合考慮行業平均薪酬標準、合理的居留時間等因素。

在孟理看來,續簽沒什麼大問題。「高才通計畫」續簽主要有兩條路徑,要麼就是在香港找一份工作,要麼就是自己開創一份新事業。她為此做了三手準備:第一,自己開了一家公司;第二,入職一家保險公司;第三,計畫申請「優才計畫」。

孟理坦言,「高才通計畫」發佈後,很多人申請,但還沒有續簽的案例可以供參考,「大家都摸著石頭過河,自己也『打個樣』,給社群的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