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傳因氣候變遷致溼度飆升洞窟塌 官方澄清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近日,有報道指在氣候變遷下,位於河西走廊的敦煌莫高窟出現「溼度飆升、山洪和洞窟塌方」等情形。對此,中國國家文物局回應指,並無上述狀況。

報道指敦煌莫高窟正受氣候變遷影響,部分媒體更引述稱「山洪、洞窟塌方、溼度飆升已經在發生」,令坊間關切當局是否注意到問題對莫高窟文物保護可能帶來的潛在危險,以及如何有效因應氣候變遷。

對此,中國國家文物局文物古蹟司司長鄧超回應指,敦煌莫高窟位於西北乾旱地區,文物材質特殊,對氣候變化十分敏感,敦煌研究院長期持續關注、監測、研究莫高窟所在區域的氣候變化。從30多年來的監測數據可見,莫高窟所在區域年均降水量約40毫米,以小雨和中雨為主,大雨和暴雨僅出現過6次。莫高窟所在區域氣候整體呈暖乾化趨勢,最近數十年來亦未曾發生過洞窟坍塌現象。

圖為莫高窟第45窟。(敦煌旅遊網)

對於有何措施因應氣候變化,鄧超說,一方面透過薄頂洞窟加固、安裝窟門等保護工程,已全面解決雨水滲入洞窟問題,減緩了洞窟內微環境受外界氣候變化的影響。另一方面,則透過全方位監測,及時掌握洞窟內溫度溼度變化情況,據此實施動態開放管理,確保也實現了洞窟內微環境長期處於安全閾值範圍內。

鄧超進一步透露,國家文物局與氣象部門密切合作,建立健全暴雨洪水預警體系和突發洪水應急指揮平台,提早獲知氣象變化數據,有效預判突發天氣,及時採取應急預案和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