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講粵有古|400多年前的廣交會 要識講「廣式英語」
目前,第133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第二期正火熱進行中。最新數據顯示,4月15—19日舉辦的第一期展覽面積和進館人次均創歷史新高,到會境外採購商6.6萬人,出口成交128億美元。
廣交會已經舉辦67年,被譽為「中國第一展」,但沿著歷史長河再往前溯,其實明清時期廣州就開始舉辦季節性的中外商品交易會,幾乎所有亞洲、歐洲、美洲的主要國家和地區都與廣州發生過直接的貿易關係。今期《粵講粵有古》就帶你了解四百多年前的「廣交會」。
從秦漢時期起,位於太平洋西岸樞紐位置的廣州,就是當時世界上最為著名的貿易大港。 16世紀,市舶貿易,即在市舶司管理下中外通過海運互市,在廣州海外貿易中的比重逐漸增加。萬曆八年(1580年),官府根據兩次不同的季候風,開始每年在廣州舉辦兩次中外商品交易會,通常是在一月與六月,每次為期兩三個月。一月的「春季交易會」,主要是從南洋、印度洋、歐洲來的客商,六月的「夏季交易會」,則主要是從日本來的客商。如今位於越秀區的高第街一帶便是當時舉辦一年兩度「交易會」的地方。
清代,廣州海外貿易達到鼎盛時期。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廷開放海禁,設立江、浙、閩、粵四海關,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獨存粵海關,實行番商「將來只許在廣東收泊交易」的「一口通商」政策,並由十三行專營對外貿易,廣州成為唯一能與西洋航海國家通商的口岸。
交易商品有哪些?出口的當然是絲綢、瓷器、茶葉、土布類,而從外國進口的是毛織品、棉花、金屬、香料等。交易時間是夏秋兩季,買賣期間外商可以住在廣州十三行,買賣完了,要到澳門去過冬。
當時翻譯人員當然沒有現在多。在談生意、做買賣的過程中,一種中英混雜的「廣式英語」就產生了。十三行的商人就是憑藉它,與外國商人溝通和交流。 「廣式英語」很多時候沒有遵循英語的語法,卻符合中國人的語言邏輯。比如你聽:Chin-chin,how you do, long time my no hab see you.意思就是:請請,您好! 好長時間沒有見。
十九世紀初,廣州街面上還出現了許多廣式英語的詞彙書。這些詞彙書,大多是用漢字記錄,以廣州方言來拼寫英語詞彙,裏面收錄有許多生活貿易必備詞語,其中就包括了數字一到十的發音,例如:溫(one)、都(two)、地理(three)、科(four)等。
「一口通商」政策持續了85年,十三行見證了近代中國對外商業貿易,文化交流的歷史。 1856年,十三行商館區發生大火,十三行從此淡出歷史舞台。
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為加強商品流通,「華南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在十三行舊址上創設,這便是廣交會的前身。 1957年,國家批准在廣州舉辦一年兩屆的廣交會,成為中國打開通向世界大門的重要窗口。
本文獲《羊城晚報》授權轉載